《摸鱼儿(莼)》
时间: 2025-01-04 08:48:20意思解释
摸鱼儿(莼)
作者: 王沂孙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玉帘寒翠痕微断,浮空清影零碎。
碧芽也抱春洲怨,双卷小缄芳字。
还又似。系罗带相思,几点青钿缀。
吴中旧事。怅酪乳争奇,鲈鱼谩好,谁与共秋醉。
江湖兴,昨夜西风又起。年年轻误归计。
如今不怕归无准,却怕故人千里。
何况是。正落日垂虹,怎赋登临意。
沧浪梦里。纵一舸重游,孤怀暗老,余恨渺烟水。
白话文翻译:
玉帘上寒翠的痕迹微微断裂,空中清晰的影子零零碎碎。
碧绿的嫩芽也因春天的河洲而感到怨恨,双卷着小信封写着芳香的字。
这情景还似曾相识,系着罗带寄托着相思,几颗青钿点缀其中。
吴中往事令人怀念,酪乳争奇斗艳,鲈鱼虽美,谁能与我共醉秋天?
江湖的乐趣,昨夜西风又起。年轻时误算了归来的时间。
如今不怕没有归期,却怕故人远在千里之外。
何况此时正值落日的余晖,如何能抒发登临的情意?
在沧浪的梦中,纵使再次乘船游览,孤独的怀抱仍在暗暗老去,余下的怨恨如烟水般渺茫。
注释:
- 玉帘:指窗帘,形容寒冷时节的窗帘。
- 寒翠:形容色泽清冷的绿色。
- 浮空:悬浮在空中。
- 碧芽:嫩绿的芽。
- 春洲:春天的洲滩。
- 系罗带:系上丝带,形容缠绕的思念。
- 青钿:青色的钿饰,象征思念的点滴。
- 吴中:指古代吴地,现在的江苏一带。
- 酪乳:一种乳制品,古人常将其与美食相提并论。
- 鲈鱼:一种鱼,象征美好的享受。
- 沧浪:指江河湖海,象征广阔的自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沂孙,字子安,号紫云,宋代词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婉约。他的词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本词写于南宋时期,王沂孙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国家分裂,民生困苦。他的创作常常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往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惆怅。
诗歌鉴赏:
《摸鱼儿(莼)》以清新优雅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与诗人的思乡情怀。开篇描绘了寒翠的玉帘与清影,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仿佛是置身于一幅水墨画中。接着,诗人通过春洲的碧芽与小信封的芳字,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往昔的怀念。诗中“吴中旧事”引发的回忆,既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故人的思念,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情感层次。
在后半部分,诗人感叹年轻时的误算与重游的孤独,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故人的惦念。落日的余晖与沧浪的梦境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玉帘寒翠痕微断”,描绘了窗帘上寒冷的翠绿色痕迹,暗示了冬日的来临。
- 第二句:“浮空清影零碎”,表达了光影在空中飘浮的感觉,表现出一种孤独感。
- 第三句:“碧芽也抱春洲怨”,用芽的怨恨来反衬春天的美好,暗示内心的失落。
- 第四句:“双卷小缄芳字”,小信封中写着的芳香之字,象征着思念与期待。
- 第七句:“如今不怕归无准,却怕故人千里”,表达了对友人远在天涯的忧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窗帘比作寒翠的痕迹,形象生动。
- 拟人:碧芽“怨”春洲,使自然物象具有情感。
- 对仗:整首词多处使用对仗,使得音韵和谐。
主题思想: 诗歌围绕思乡与孤独的主题展开,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往昔美好生活的追忆,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玉帘: 代表内心的幽静与思绪。
- 春洲: 象征着希望与美好。
- 鲈鱼: 表达生活中的享受与乐趣。
- 沧浪: 代表着广阔的自然与心灵的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碧芽”指的是什么?
- a) 绿草
- b) 嫩芽
- c) 花朵
- d) 树叶
-
“吴中旧事”中“吴中”指的是哪里?
- a) 北京
- b) 江苏
- c) 浙江
- d) 广东
-
诗人提到“如今不怕归无准,却怕故人千里”,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思念
- c) 快乐
- d) 忧虑
答案:
- b) 嫩芽
- b) 江苏
- b) 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 王沂孙的《摸鱼儿(莼)》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现了思乡情怀,但前者更侧重于自然描写与孤独感,而后者则强调了女性的细腻情感与对往昔的怀念。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王沂孙词集》
- 《古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