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时间: 2025-01-16 22:19:12

妾似春蚕抽缕。

君似筝弦移柱。

无语结同心,满地落花飞絮。

归去。

归去。

遥指乱云遮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妾似春蚕抽缕。
君似筝弦移柱。
无语结同心,
满地落花飞絮。
归去。归去。
遥指乱云遮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的意思是:我就像春蚕一样不断地抽丝,吐出自己的思念;你则像古筝的弦,随着柱子的移动而改变。我们之间无言地缔结了同心相印的情感,四周满地都是飘落的花瓣和飞舞的柳絮。我要回去,回去,遥指那被乱云遮住的地方。

注释

  • :指女子,古代自称,表示谦卑。
  • 春蚕抽缕:比喻女子像春蚕一样辛勤劳作,象征对爱情的细腻心思。
  • :指男性,可能是词中的爱人或心上人。
  • 筝弦移柱:比喻男女之间的情感,如同古筝的弦随着柱子的移动而变化,暗示情感的波动和互相牵动。
  • 无语结同心:暗示两人心意相通,却不需要用言语表达。
  • 落花飞絮:描绘春天的景象,象征爱情的脆弱和短暂。
  • 归去:表达对归属和团聚的渴望。
  • 乱云遮处:诗中的意象,暗示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沂孙,字士祯,号遐龄,宋代词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词风清新婉约,善于描绘细腻的情感,常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如梦令》是王沂孙在生活中感受到爱情的脆弱与美好后创作的。时代背景是南宋时期,社会动荡、文化繁荣,人们在追求爱情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现实的考验。词中浓厚的思念情感,反映了他对爱情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如梦令》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男女之间的情感,诗人通过春蚕与筝弦的比喻,生动地展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与难以言表的默契。开头“妾似春蚕抽缕”,将女子的思念与辛勤比作春蚕吐丝,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接着“君似筝弦移柱”,则通过对爱人的比喻,强调了彼此间的牵绊和情感的微妙变化。

“无语结同心”一句,传达了深厚的心意却无言以对的情感,体现出一种心灵深处的默契。后面“满地落花飞絮”则通过春天的景象,象征着爱情的脆弱与短暂,令人感到伤感与惆怅。这一切都让人感受到爱情的美好同时又伴随着无奈与失落。最后的“归去。归去。”表达了对归属和团聚的渴望,结合“遥指乱云遮处”,则让人联想到爱情未来的不确定性。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一种既美好又脆弱的爱情状态,深刻而耐人寻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妾似春蚕抽缕:以春蚕比作女子,辛勤劳作,象征对爱情的细腻思念。
  2. 君似筝弦移柱:将爱人比喻为古筝的弦,暗示情感的变化与波动。
  3. 无语结同心:表达两人心意相通,却无需言语。
  4. 满地落花飞絮:描绘春天的场景,象征爱情的脆弱与短暂。
  5. 归去。归去。:表达对归属的渴望与思念。
  6. 遥指乱云遮处:暗示未来的不确定性,渴望寻找希望的方向。

修辞手法

  • 比喻:春蚕与筝弦的比喻,生动地体现了男女之间的情感联系。
  • 对仗:词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赋予情感以生命力,增强了词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爱情的描绘,表达了爱情的美好与脆弱、渴望与无奈。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交织,展示了诗人对爱情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春蚕:象征辛勤和对爱情的投入。
  2. 筝弦:象征情感的变化和相互依赖。
  3. 落花:象征爱情的脆弱与短暂。
  4. 飞絮:象征生活的无奈与随风而逝。
  5. 乱云:暗示未来的不确定性与迷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妾似春蚕抽缕”中“妾”指的是: A. 男子
    B. 女子
    C. 朋友
    D. 亲戚

  2. 诗中“君似筝弦移柱”中的“筝弦”象征的是: A. 自由
    B. 变化的情感
    C. 现实生活
    D. 自然景物

  3.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A. 友情
    B. 亲情
    C. 爱情的美好与脆弱
    D. 生活的无奈

答案:1-B;2-B;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贺铸《天净沙·秋思》

诗词对比

  • 王沂孙《如梦令》与李清照《如梦令》
    • 两首词均以“如梦令”为题,表达对爱情的思念,但王沂孙的词更偏重于情感的细腻与隐晦,而李清照则更直接地表达了情感的深切与执着。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史》
  • 《王沂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