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灯火三更雨,诗书一古琴。
惟愁脚力软,未必圣门深。
莫笑云端树,初如涧底针。
不应将一第,用破半生心。
白话文翻译:
在灯火通明的三更时分,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伴随着我与古琴、诗书为伴。我唯独担心自己脚力不够,未必能够深入圣门(指道理或学问的深处)。不要嘲笑那高高在上的云端树,起初就像涧底的针一样微小(形容起初的渺小与艰难)。不应该因为仅凭一张功名,就耗尽了自己半生的心血。
注释:
- 灯火三更:指夜深人静时,灯火通明,常用于描绘读书或写作的情景。
- 惟愁脚力软:感叹自己脚力不足,暗指在学术或修行的道路上,感到力不从心。
- 圣门:指学问或道理的深厚所在。
- 云端树:指高高在上的事物,初看时如同涧底的针,形容其艰难的起步。
- 一第:指一份功名,意指通过努力获得的成就。
- 半生心:比喻为追求某种目标所付出的心血和精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南宋诗人,因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热爱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物,兼具哲理,常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杨万里晚年,他常常在雨天夜晚独自读书,感受到求知的艰辛与对学问深邃的渴望。此时的他,已历经世事,愈发感慨于人生的追求与学问的深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在追求学问与人生理想过程中的困惑和无奈。开篇的“灯火三更雨”,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沉静的氛围,恰如其分地反映了作者在夜深人静时的思索。接着,作者自我反省,感到脚力软弱,似乎对自己在学问上的追求感到无力与焦虑。
“云端树”与“涧底针”的对比,生动地描绘了高远理想与艰难起步之间的差距,表达出一种对理想渴望的同时,也意识到起步的艰辛与困难。这种情感在最后两句中达到高潮,作者质疑将人生的努力仅仅寄托于一纸功名,反映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杨万里对个人追求的反思,也折射出对当时社会中科举制度的批判。诗中情感真挚,意象鲜明,给读者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灯火三更雨:深夜,灯光明亮,外面下着雨,营造出孤独的读书环境。
- 诗书一古琴:诗书伴随着古琴,表达出作者的兴趣和追求。
- 惟愁脚力软:对自己的能力感到忧虑,暗示追求的艰难。
- 未必圣门深:即使追求,也不一定能深入学问的深处。
- 莫笑云端树:不应嘲笑高远的理想,初始往往渺小。
- 初如涧底针:形容起步的微小与艰难。
- 不应将一第:不应仅依靠一纸功名。
- 用破半生心:耗尽自己半生的努力与心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理想比作“云端树”,形象地展现出其高远与艰难。
- 对比:通过“云端树”与“涧底针”的对比,突出努力起步的艰难与理想的遥不可及。
- 排比:通过“灯火”、“诗书”、“古琴”的排比,表现出一种读书的情景。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学问追求的渴望、对自己能力的反思,以及对世俗功名的质疑,传达出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灯火:象征知识的追求与学习的氛围。
- 雨:代表孤独与清静,亦可暗示思考的深沉。
- 古琴:象征文化的积淀与艺术的追求。
- 云端树:象征理想的高度与遥远。
- 涧底针:象征起步的艰难与微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灯火三更雨”中描绘的环境是什么? A. 白天的晴天
B. 夜深的雨天
C. 晨曦的雾气
答案:B -
“云端树”与“涧底针”有什么象征意义? A. 形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B. 描述自然景物
C. 强调个人能力
答案:A -
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质疑? A. 自然现象
B. 个人能力
C. 世俗功名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题刘朝英进斋》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都表达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感慨,但杨万里更注重于对学问深度的思考,而陆游则更多地反映了对时局的无奈与个人理想的坚持。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全集》
- 《古诗鉴赏辞典》
- 《杨万里研究》
以上内容是对《题刘朝英进斋》的全面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情感与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