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兰溪水驿前三首》

时间: 2025-01-19 19:18:56

水色秋逾白,山光夜不青。

一眉画天月,万粟种江星。

小酌居然醉,当风不觉醒。

谁家教儿子,清诵隔疏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色秋逾白,山光夜不青。一眉画天月,万粟种江星。小酌居然醉,当风不觉醒。谁家教儿子,清诵隔疏棂。

白话文翻译:

水面在秋天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白皙,山光在夜晚看来却显得不那么青翠。一弯新月挂在天边,像是画出来的一样,万颗星星在江面上闪烁。小酌一杯竟然喝醉了,微风中不知不觉地醒来。是谁家的孩子,在窗棂外清声吟诵呢?

注释:

  • 水色:水的颜色,指水面反射出的光影。
  • 秋逾白:秋天的水面显得更加明亮、洁白。
  • 山光:山的光泽,山的色彩。
  • 夜不青:夜晚的山色显得不如白天那样浓郁。
  • 一眉画天月:形容月亮像一条弯眉,精致地挂在天边。
  • 万粟:形容夜空中星星的多,像稻穗一样繁多。
  • 小酌:轻松地饮酒。
  • 清诵:清晰地朗读、吟诵诗文。
  • 疏棂:指窗户的窗棂,形容窗棂稀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冷庐,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物,情感细腻,语言清新。其诗风格受到王维、李白等人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田园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杨万里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描绘的秋夜景象,表现了诗人悠闲的心态与对清新生活的向往,寓意深远。

诗歌鉴赏:

整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秋夜画面,诗人通过水色和山光的对比,展现了秋夜的清新与静谧。开篇的“水色秋逾白,山光夜不青”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夜晚的自然风光,水面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洁白,而山的轮廓则因夜色而显得朦胧,塑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意境。

接下来的“一眉画天月,万粟种江星”,诗人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描绘了月亮和星星,仿佛一弯新月在天边轻轻悬挂,星星如同稻粒般点缀在江面上,给人一种诗意的美感。这里不仅有视觉的冲击,还有情感的共鸣,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

“小酌居然醉,当风不觉醒”则表现了诗人的洒脱与自在,轻松饮酒间,似乎忘却了时间的流逝,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诗人在这静谧秋夜中的悠然自得。最后一句“谁家教儿子,清诵隔疏棂”则引入了人文情怀,显示了诗人对知识传承的关注,以及对当下社会氛围的思考。

这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成功,夜色、水色、月光、星辰等自然元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秋夜画卷,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使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宁静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水色秋逾白:描绘秋天的水面清澈透明,显得更加明亮。
  • 山光夜不青:夜晚的山色失去了白天的青翠,显得朦胧而富有情趣。
  • 一眉画天月:月亮像一弯弯眉,形象生动,增添了夜空的雅致。
  • 万粟种江星:形容夜空中的星星如同稻穗般繁多,映照在江面上。
  • 小酌居然醉:轻松饮酒,表现了诗人的洒脱。
  • 当风不觉醒:在微风中沉醉,不知不觉中睡去。
  • 谁家教儿子:引入人文关怀,思考教育与传承。
  • 清诵隔疏棂:清晰的吟诵声从窗棂外传来,增添了夜的生动气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一眉画天月”,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月亮的形状。
  • 对仗:如“水色秋逾白,山光夜不青”,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对比。
  • 拟人:夜色和水面被赋予了人性化的情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情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的感悟,体现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知识传承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色:象征纯洁与宁静。
  • 山光:代表自然的美丽与雄伟。
  • 月亮:象征思念、孤独与清雅。
  • 星星:代表希望与梦想的璀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水色秋逾白”的意思是: A. 水面在秋天显得更加白皙 B. 秋天的水面变得浑浊 C. 水的颜色在春天更加鲜艳 D. 水面在阴雨天气显得黯淡

  2. “一眉画天月”中的“一眉”指的是: A. 一道彩虹 B. 一弯月亮 C. 一只鸟 D. 一根柳枝

  3. 诗中提到的“谁家教儿子”表达了: A. 对孩子教育的无奈 B. 对知识传承的关注 C. 对家庭琐事的思考 D. 对社会的不满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夜泊牛斗星》杜牧

诗词对比

  • 比较杨万里的《宿兰溪水驿》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自然的美,但杨万里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而李白则更多表现了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杨万里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