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卧龙山
作者:陆游 〔宋代〕
涪翁几日客,遗墨遍苍崖。
作吏今三月,偷闲始一来。
云归就檐宿,江怒触山回。
更欲穷幽赏,城头叠鼓催。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涪翁在这里做客已经几天了,他留下的墨迹遍布在这苍翠的山崖上。作为一个官员,我在这个三月里,终于偷得片刻闲暇,特意前来一游。云彩归来时在屋檐下停留,江水愤怒地撞击着山峰,水流折回。更想深入幽静之处欣赏美景,但城头的鼓声催促着我不得不离开。
注释
字词注释:
- 涪翁:指的是李白,涪翁是他的别号。
- 遗墨:留下的书法作品,墨迹。
- 苍崖:指青翠的山崖。
- 作吏:指做官。
- 偷闲:指抽出时间,休闲。
- 云归就檐宿:云彩回归,栖息在屋檐下。
- 江怒:江水奔涌,气势汹汹。
- 更欲穷幽赏:更想深入幽静之处欣赏美景。
- 城头叠鼓催:城墙上鼓声重重催促。
典故解析:
- 涪翁:李白在诗歌中常以“涪翁”自喻,表达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
- 云归:描绘了山中云彩的变化,反映了自然的生动和富有灵气的场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者,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之情。陆游的作品常常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关怀,体现其崇高的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
《题卧龙山》作于陆游晚年,他常常游历名山大川,以寄托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故国的思念。此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由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的“涪翁几日客”点出诗人身处的环境,并引入李白的形象,暗示着对大诗人的敬仰与追随。接着提到“作吏今三月”,诗人用简短的几句道出自己作为官员的无奈与疲惫,偷得片刻闲暇,体现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云归就檐宿,江怒触山回”两句,描绘了云与江水的壮丽景象,借自然的变化表达内心的波动。最后两句“更欲穷幽赏,城头叠鼓催”则反映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然而现实的鼓声却不断催促他回归,显示出一种无奈与压迫感。
通过这些自然意象和个人感受的交织,陆游在这首诗中不仅展现了卧龙山的美丽风光,更深刻地揭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由的渴望,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涪翁几日客:引子,点出诗人到此地游玩,暗指对李白的敬仰。
- 遗墨遍苍崖:李白的作品在这里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山崖因而更显苍翠。
- 作吏今三月:诗人自述身份,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感慨。
- 偷闲始一来:渴望逃避繁忙的官务,寻求片刻的宁静。
- 云归就檐宿: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人心的向往相呼应。
- 江怒触山回:江水奔涌,象征着激烈的自然力量,暗指人生的波折。
- 更欲穷幽赏:渴望深入自然之中,感受其美妙。
- 城头叠鼓催:现实的束缚,意味着必须回到官场,无法长留。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与江水拟人化,赋予其情感,增强画面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增强了音韵的和谐感。
- 排比:通过重复的修辞手法,强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由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失望,反映了陆游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涪翁:象征着自由与才华,李白的精神象征。
- 苍崖:代表自然的壮丽与力量。
- 云、江:象征变化与流动,反映人生的无常。
- 鼓声:暗示现实的压迫与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涪翁”指的是哪个著名诗人?
A. 杜甫
B. 李白
C. 白居易
D. 王维 -
“云归就檐宿”中的“云”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轻松
B. 自由
C. 变化
D. 幸福 -
诗中“更欲穷幽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官场的热爱
B. 对自然的厌倦
C. 对美景的向往
D. 对朋友的思念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 《山中问答》 - 陶渊明
诗词对比:
陆游的《题卧龙山》与陶渊明的《饮酒》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陆游的诗更具历史感与壮丽的自然描写,而陶渊明则更强调个人的淡泊与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