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显济庙前石矶竹枝词二首
石矶作意恼舟人,
束起波涛遣怒奔。
撑折万篙浑不枉,
石矶嬴得万余痕。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石矶故意让舟人恼怒,
把波涛束缚起来,放任怒潮奔流。
无论如何撑折万根桨,
石矶却赢得了无数的痕迹。
注释
字词注释:
- 石矶:指岸边的石头,常用于船只停靠的地方。
- 舟人:指船上的人。
- 束起:指控制、限制。
- 波涛:指水面上起伏的波浪。
- 撑折:撑船的桨折断。
- 万余痕:形容石矶上留下的痕迹极多。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明显的典故引用,但“石矶”作为一个意象,常常用来描绘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活,语言简练,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诗作成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人们生活困苦之时。杨万里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对人们生活困境的关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石矶的景象,表现了自然对人类活动的威胁与挑战。诗中“石矶作意恼舟人”一句,展现了石矶如同有意为难舟人一般,暗示着自然界的不可控和无情。接下来的“束起波涛遣怒奔”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力量的强大,波涛汹涌,令人无可奈何。
“撑折万篙浑不枉”表达了舟人无论如何努力,仍然无法抵挡自然的力量,体现了一种深深的无奈与反抗。最后一句“石矶嬴得万余痕”,则似乎在暗示,尽管舟人遭受挫折,但石矶却因舟人的努力而留下了无数的痕迹,这种对比令人深思。
整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精炼的语言,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斗争,折射出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诗中情景交融,情感真挚,使得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与挑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石矶作意恼舟人:石矶故意让舟人感到愤怒,暗示自然界对人类的不友好。
- 束起波涛遣怒奔:波涛被束缚,仿佛在发泄怒气,展现自然的狂暴。
- 撑折万篙浑不枉:舟人尽管努力撑船,甚至折断了桨,但似乎一切都是徒劳。
- 石矶嬴得万余痕:石矶因舟人的努力而留下了无数的痕迹,象征着人与自然的痕迹交织。
修辞手法:
- 拟人:石矶被赋予了“作意”的情感,增加了自然的情感色彩。
- 对仗:全诗句式工整,形成了和谐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探讨了自然与人之间的斗争与无奈,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生活艰辛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矶: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无情。
- 舟人:代表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脆弱与无奈。
- 波涛:象征着自然的狂暴和不可预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石矶在诗中代表什么?
- A. 船只
- B. 自然的力量
- C. 人类的努力
-
“撑折万篙浑不枉”这句的含义是什么?
- A. 船只在水中漂流
- B. 人的努力是徒劳的
- C. 人与自然的和谐
-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 拟人
- B. 比喻
- C. 排比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同样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 杜甫《春望》: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过显济庙前石矶竹枝词》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出人类的情感与处境,但杨万里的诗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对抗,而李白则多了一份洒脱与壮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杨万里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