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游洞》

时间: 2025-01-01 13:12:13

洞前危径不容足,洞中明旷坐百人。

苍崖硉兀起成柱,乱石散列如惊麇。

清溪百丈下无路,水满沙土如鱼鳞。

夜深明月出山顶,下照洞口才及唇。

沉沉深黑若大屋,野老构火青如磷。

平明欲出迷上下,洞气飘乱为横云。

深山大泽亦有是,野鸟鸣噪孤熊蹲。

三人一去无复见,至今冠盖长满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三游洞
作者:苏辙

洞前危径不容足,
洞中明旷坐百人。
苍崖硉兀起成柱,
乱石散列如惊麇。
清溪百丈下无路,
水满沙土如鱼鳞。
夜深明月出山顶,
下照洞口才及唇。
沉沉深黑若大屋,
野老构火青如磷。
平明欲出迷上下,
洞气飘乱为横云。
深山大泽亦有是,
野鸟鸣噪孤熊蹲。
三人一去无复见,
至今冠盖长满门。

白话文翻译

在洞前那条陡峭的小路上,脚步几乎无法立足;而在洞内宽阔明亮,竟可容纳百人。苍翠的山崖如同柱子般直立,散落的石块像受到惊吓的麋鹿一般。清澈的溪水百丈之下没有通路,沙土上满是水珠,像鱼鳞一样闪闪发光。夜深时明月从山顶升起,照射到洞口,只能照到嘴唇。洞内深沉黑暗,仿佛是一间大房子,野老人在火边,火光青蓝如磷。明亮时想要出去却迷失了方向,洞内的气息飘荡,像横飞的云雾。深山大泽间也会有这样的景象,野鸟在鸣叫,孤独的熊静静蹲坐。三个人一去便再也没有回来,如今这里已是车马喧嚣,门前满是冠盖。

注释

  1. 危径:陡峭的小路,步伐不易行走。
  2. 明旷:光亮而宽广,形容洞内空间开阔明亮。
  3. 硉兀:形容岩石突起的样子。
  4. 惊麇:形容石块散乱,如同受到惊吓的麋鹿四散而逃。
  5. 百丈:形容溪水的深度,极为深邃。
  6. 鱼鳞:形容水面波光粼粼的样子。
  7. 沉沉深黑:形容洞内的黑暗深沉。
  8. 青如磷:形容火光的颜色,像磷火一样的青蓝色。
  9. 洞气飘乱:洞内的气息如云雾般飘散不定。
  10. 孤熊蹲:形容孤独的熊蹲坐在野外,暗示孤独和荒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辙,字子瞻,号老泉,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与其兄苏轼并称“苏门二学士”。他在文学上以诗词著称,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描写了三游洞的景色,反映苏辙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三游洞是苏辙与友人游玩的地方,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思考。

诗歌鉴赏

《三游洞》是苏辙的一首经典山水诗,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三游洞的壮丽景色与神秘氛围。首联“洞前危径不容足,洞中明旷坐百人”开篇即对比了洞外的险峻与洞内的宽广,表现出自然的对立与和谐。诗中多次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如“苍崖硉兀起成柱”,“乱石散列如惊麇”,使得景象更为生动与形象。同时,诗歌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思,特别是后面的“深山大泽亦有是,野鸟鸣噪孤熊蹲”,暗示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孤独。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引发人们对生命与存在的思考,体现了苏辙深厚的文学造诣与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洞前危径不容足”:前路陡峭,行走困难,暗示探险的风险。
  • “洞中明旷坐百人”:洞内宽敞明亮,令人心生向往。
  • “苍崖硉兀起成柱”:崖壁如柱,形象生动,增强自然的神秘感。
  • “乱石散列如惊麇”:石块的散乱形态,仿佛动物受惊而逃,生动形象。
  • “清溪百丈下无路”:溪水深邃,行路艰难,暗示人生的困境。
  • “水满沙土如鱼鳞”:水面波光粼粼,展现自然的美。
  • “夜深明月出山顶”:夜晚明月升起,增添了神秘的氛围。
  • “沉沉深黑若大屋”:洞内黑暗深邃,似乎隐含着无尽的未知。
  • “野老构火青如磷”:火光青蓝,营造出温暖与荒凉的对比。
  • “平明欲出迷上下”:明亮时想要离开,却迷失方向。
  • “洞气飘乱为横云”:洞内的气息如云般漂浮,形象生动。
  • “深山大泽亦有是”:山水的奇妙之处,暗示自然的多样性。
  • “野鸟鸣噪孤熊蹲”:独自的野生动物,传达孤独感。
  • “三人一去无复见”:三人探险后消失,象征人生的无常。
  • “至今冠盖长满门”:如今门前车马喧嚣,形成鲜明对比,表达对友人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水满沙土如鱼鳞”,将自然现象与鱼鳞相比较,生动形象。
  • 拟人:如“洞气飘乱为横云”,赋予自然现象以人的特性,增加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生的无常与孤独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未知与神秘。
  • 明月:代表清明与希望。
  • 溪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孤熊:代表孤独与无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三游洞的“洞前危径”指的是什么?

    • A. 陡峭的小路
    • B. 宽广的平地
    • C. 安全的小路
  2. 诗中提到的“夜深明月出山顶”反映了什么?

    • A. 山顶的美丽
    • B. 夜晚的孤独感
    • C. 白天的喧嚣
  3. “三人一去无复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友谊的永恒
    • B. 人生的无常
    • C. 归家的渴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 by 李白
  • 《望庐山瀑布》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庐山谣》:同样描绘山水,充满豪情,展现自然的壮丽;而《三游洞》则更注重细腻的描写与哲理思考。
  • 《望庐山瀑布》:描写自然景象的壮观,与《三游洞》在意象的丰富性上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辙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洞前危径不容足,洞中明旷坐百人。下一句是什么

苍崖硉兀起成柱,乱石散列如惊麇。上一句是什么

苍崖硉兀起成柱,乱石散列如惊麇。下一句是什么

清溪百丈下无路,水满沙土如鱼鳞。上一句是什么

清溪百丈下无路,水满沙土如鱼鳞。下一句是什么

夜深明月出山顶,下照洞口才及唇。上一句是什么

夜深明月出山顶,下照洞口才及唇。下一句是什么

沉沉深黑若大屋,野老构火青如磷。上一句是什么

沉沉深黑若大屋,野老构火青如磷。下一句是什么

平明欲出迷上下,洞气飘乱为横云。上一句是什么

平明欲出迷上下,洞气飘乱为横云。下一句是什么

深山大泽亦有是,野鸟鸣噪孤熊蹲。上一句是什么

深山大泽亦有是,野鸟鸣噪孤熊蹲。下一句是什么

三人一去无复见,至今冠盖长满门。上一句是什么

洞前危径不容足,下一句是什么

洞中明旷坐百人。上一句是什么

洞中明旷坐百人。下一句是什么

苍崖硉兀起成柱,上一句是什么

苍崖硉兀起成柱,下一句是什么

乱石散列如惊麇。上一句是什么

乱石散列如惊麇。下一句是什么

清溪百丈下无路,上一句是什么

清溪百丈下无路,下一句是什么

水满沙土如鱼鳞。上一句是什么

水满沙土如鱼鳞。下一句是什么

夜深明月出山顶,上一句是什么

夜深明月出山顶,下一句是什么

下照洞口才及唇。上一句是什么

下照洞口才及唇。下一句是什么

沉沉深黑若大屋,上一句是什么

沉沉深黑若大屋,下一句是什么

野老构火青如磷。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