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
时间: 2025-01-04 09:48:3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年更六十七,旬满三百六。
俯仰定何为,万事如转毂。
禅心澹不起,非人自歌哭。
芸芸初莫御,势尽行将复。
学道道可成,无心心每足。
守岁听儿曹,自笑未免俗。
白话文翻译:
这年已经过了六十七年,十天又满了三百六十。
我俯身仰望,心中究竟为何,万事都像转动的车轮。
禅心宁静不起,只有自己在歌唱和哭泣。
芸芸众生初始无法抵挡,力量耗尽后终将复苏。
学习道理是可以成功的,无心的人心中总能满足。
在除夕之夜听着孩子们的欢笑,自嘲未免俗气。
注释:
字词注释:
- 年更:指年岁更迭,经历一年。
- 旬满:十天满,指三百六十天。
- 俯仰:低头仰望,意为思考。
- 转毂:车轮转动,比喻万事变化迅速。
- 禅心:内心的宁静,指修道的心境。
- 芸芸:形容众生繁多。
- 学道:学习道理或哲理。
- 守岁:过除夕,守岁之夜。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著名典故,但隐含了道家和禅宗思想,表达了对人生、时间流逝和内心平静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美,号晦庵,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苏轼之弟。其诗风清新脱俗,文章结构严谨,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除夕之际,反映了诗人在岁末时分的感慨与思考,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除夜》一诗,虽是平淡的日常之作,却蕴含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以“年更六十七”引入,简洁明了地交代了时间的流逝,紧接着“旬满三百六”则进一步强调了日子的积累,令读者感受到岁月的无情。
“俯仰定何为,万事如转毂”,诗人通过俯仰的动作,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思索。在这万事如转的世界里,人是否能够停下脚步,问一问自己内心深处的真正渴望?此句不仅展示了时间的快速流逝,也引发了对存在的哲学思考。
接下来的“禅心澹不起,非人自歌哭”则转向了内心的状态。禅心的宁静,却又被外在的喧嚣打扰,诗人自觉孤独,似乎在诉说着一种对世俗的无奈与反思。
而“学道道可成,无心心每足”则是一种自我解脱的境界,学习道理能够使人心灵得到满足,而无心则是最重要的。最后一联“守岁听儿曹,自笑未免俗”,以轻松幽默的语气结束,表现出诗人尽管对世事感慨颇多,但仍能在守岁时与孩子们的欢笑中找到快乐。
整首诗以时间为线索,穿插内心的思考与外界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时间、内心和世俗生活的深刻洞察,既有哲理的深邃,又有生活的温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年更六十七,旬满三百六:时间的流逝,表达对岁月的感慨。
- 俯仰定何为,万事如转毂:思考人生的意义,感慨万事如轮转。
- 禅心澹不起,非人自歌哭:内心宁静,却因世事而感到孤独。
- 芸芸初莫御,势尽行将复:众生难以抵挡命运,终将恢复。
- 学道道可成,无心心每足:学习哲理能成功,无心则心中常满。
- 守岁听儿曹,自笑未免俗:在除夕夜听孩子们的欢笑,自嘲未免落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万事比作车轮,形象生动。
- 对仗:如“俯仰”与“歌哭”,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引发思考,增加哲学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人生的意义以及内心的宁静,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年:象征时间与人生的流转。
- 禅心: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 儿曹:象征生活的快乐与单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年更六十七”是指什么?
A. 诗人的年纪
B. 一年的时间
C. 六十七个节日 -
诗人用“万事如转毂”来比喻什么?
A. 人生的无常
B. 时间的快速流逝
C. 诗人的孤独 -
“学道道可成,无心心每足”中的“无心”指的是什么?
A. 不关心世事
B. 内心自在
C. 无所事事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词对比:
- 《除夜》与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相似之处在于都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亲人的思念。但苏辙更侧重于内心的哲学思考,而王维则更为情感丰富,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辙诗文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