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 玉扇吟题词,笛楼从叔命赋》
时间: 2025-01-06 15:54: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钿委金蝉,钗分紫燕,广寒月缺谁修。奈吹箫人杳,凤去秦楼。惆怅遗珍宛在,湘奁启片玉空留。还知否,万梅花下,笛韵歌喉。鸳帱。定情扇小,记障面初逢,袖底香柔。甚蕖荷娟好,偏折双头。愁煞江天易暮,魂断处暗雨伤秋。幽怀冷,海棠谢了,泪债难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失去爱人之后的惆怅心情。她用金蝉和紫燕来比喻美丽的事物,但如今这些美好已不复存在。广寒宫的月亮也显得缺失,仿佛在问:是谁来修复这份遗憾?吹箫的那个人已不知去向,凤凰也飞离了秦楼。虽然珍贵的遗物依旧在,但湘妃的闺房却空空如也。她轻声询问,万梅花下是否还能听到那熟悉的笛声和歌声。曾经定情的扇子现在只留下初见的回忆,袖子里淡淡的香气似乎也成往事。即便是美丽的荷花,最终也只能折断双头,令人伤感。江天渐暗,愁绪如潮,魂断之处雨暗潸潸,秋意更浓。幽幽的思绪如同海棠花已谢,无法偿还那泪水所积累的债务。
注释
- 钿:古代女子头上的一种饰物。
- 金蝉:指金色的蝉,象征美丽和珍贵。
- 紫燕:指紫色的燕子,象征情意相通的恋人。
- 广寒:指广寒宫,传说中月宫的居所。
- 凤去秦楼:这里的“凤”指代失去的恋人,秦楼则是古代歌舞场所,象征繁华的往昔。
- 湘奁:指湘妃的闺房,象征深情的回忆。
- 鸳帱:指鸳鸯的帷帐,象征爱情的温馨。
- 泪债:指因思念而流下的泪水,无法偿还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我佩,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著称。其作品常常充满对爱情与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柔婉而深情。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情感困扰之际,表现出对往昔美好爱情的怀念,以及对失去的无奈和惆怅。清代社会风气相对开放,男女之间的情感交往日益受到关注,诗人在这种背景下,表达了个人对情感的深刻体验。
诗歌鉴赏
赵我佩的《凤凰台上忆吹箫》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怀念与惋惜。开头的“钿委金蝉,钗分紫燕”便设下了一个美丽而又哀伤的画面,金蝉和紫燕不仅是美的象征,更是逝去爱情的隐喻。随着诗情的发展,广寒月缺的意象暗示着失去的情感难以弥补,而“奈吹箫人杳,凤去秦楼”则表现了对爱人的深切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展示了深厚的情感,尤其是“惆怅遗珍宛在,湘奁启片玉空留”一句,表达了遗物虽在,爱人却已不在的无奈感。最后几句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愁煞江天、幽怀冷等意象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充满了感伤的美,深刻地探讨了爱情的脆弱和人生的无常。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钿委金蝉,钗分紫燕:用钿和钗象征美丽的饰物,暗示往昔的美好。
- 广寒月缺谁修:月亮的缺失象征着感情的遗憾,暗示修复之难。
- 奈吹箫人杳,凤去秦楼:爱人远去,无法再听到那熟悉的笛声。
- 惆怅遗珍宛在,湘奁启片玉空留:珍贵的物品依旧在,但情感却已成空。
- 还知否,万梅花下,笛韵歌喉: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寻求情感的共鸣。
- 鸳帱。定情扇小,记障面初逢:爱情的回忆,似乎仍在眼前。
- 甚蕖荷娟好,偏折双头:即使美好却也难以维持,终究成空。
- 愁煞江天易暮,魂断处暗雨伤秋:愁苦的情感如江天渐暗,秋雨愈加悲伤。
- 幽怀冷,海棠谢了,泪债难酬:幽怨的心情如海棠花谢,泪水无法偿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饰物比作美好的爱情,用自然景象传达情感。
- 对仗:如“钿委金蝉,钗分紫燕”,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将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深化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展现了对爱情的失落与无奈,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惆怅。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诗人传递出一种对爱情脆弱性的思考,反映了人们在面对情感变迁时的无力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钿、钗:象征美丽与珍贵,代表爱情的美好。
- 广寒、凤、秦楼:象征失去的爱情与美好回忆。
- 湘奁、鸳帱:代表恋爱中的甜蜜与温馨。
- 泪债、海棠:象征悲伤与无奈,传达情感的深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钿委金蝉”是用来象征什么?
- A. 失去的爱情
- B. 美丽的饰物
- C. 悲伤的回忆
- D. 自然景象
-
“奈吹箫人杳”中的“人”指的是谁?
- A. 诗人
- B. 朋友
- C. 爱人
- D. 家人
-
诗中提到的“凤去秦楼”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乐
- B. 思念
- C. 愤怒
- D. 无聊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同样表现了对爱情的思念与失落,但其语言更加柔和细腻,展现了女性独特的情感视角。与赵我佩的《凤凰台上忆吹箫》相比,李清照的作品在情感的表达上更为内敛,而赵我佩则更为直接,情感更加奔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赏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