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 其一 题吴中女史自度腔,书任心斋先生箫谱后。》
时间: 2025-01-19 23:30: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泪点成瓣,关情不少,传来字字生香。任尊前拍手,高唱何妨。为报西风可否,将此意吹倒吴江。试看取梦回月榭,人倚吟窗。悠扬。个中无赖,怕凤管声声,吹断人肠。把新诗叠奏,尽协宫商。响彻碧云天际,问谁个正舞霓裳。料应是惊鸿顾影,夜月如霜。
白话文翻译
泪水化作花瓣,情感真不少,传来的每一个字都充满芬芳。在您面前拍手,高歌又何妨?为了报答西风,是否可以把这份情意吹到吴江?看看能否在梦中回到月色下的长廊,倚靠在吟诗的窗边。悠扬的音乐中,似乎有些无奈,怕那凤管声声,吹断了我的心肠。把新的诗歌重叠演奏,尽管协调着宫商音律。声响直达碧蓝的天空,问谁在那儿翩翩起舞,像那霓裳羽衣?想必是那惊鸿般的身影,夜月如霜般清冷。
注释
- 泪点成瓣:比喻泪水滴落,像花瓣一样,表达情感的绵长与细腻。
- 传来字字生香:字字句句都充满了情感的芬芳。
- 任尊前:指在任心斋面前。
- 吹倒吴江:把情意通过音乐传到吴江,表达对远方的思念。
- 凤管声声:指音乐中的管乐器,带有一种忧伤的情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熊琏,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和咏物见长,善于用音乐元素表现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历史的变迁期,诗人在此时通过音乐与诗歌表达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许。
诗歌鉴赏
《凤凰台上忆吹箫 其一》是一首充满音乐感和情感深度的诗。诗人在字里行间传达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往事的追忆。开头的“泪点成瓣”通过细腻的比喻,立刻抓住了读者的情感。接着,诗人提到“传来字字生香”,表达了音乐与诗歌的美好,仿佛每一个字都是芳香扑鼻的花瓣。任心斋的存在不仅是对音乐的致敬,也是对文化传承的自豪。
诗中“为报西风可否,将此意吹倒吴江”,展示了诗人希望通过音乐传递情感的强烈愿望,吴江成为了一个象征,代表着远方的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此外,诗中提及“凤管声声,吹断人肠”,则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忧伤,音乐既能带来愉悦,也能引发内心的痛楚。
整首诗通过音乐的意象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诗人不仅在追忆过往,更在思考人生的无常与美好。最后的“夜月如霜”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仿佛在这清冷的夜晚,月光照耀着诗人的内心,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孤独与宁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泪点成瓣:意指情感如泪水般细腻,情感的表达充满诗意。
- 高唱何妨:表明对于音乐的赞美,不怕高唱。
- 将此意吹倒吴江:希望音乐的情感能够跨越距离,传递到远方。
- 人倚吟窗:描绘出一种清雅的吟咏情景,显得悠闲自得。
- 怕凤管声声:表达对音乐的忧虑,生怕音乐带来内心的伤感。
- 响彻碧云天际:音乐的声音传至遥远的天空,表现其广泛的影响力。
修辞手法
- 比喻:泪点成瓣,形象生动。
- 对仗:如“高唱何妨”和“将此意吹倒”,形成对称的美感。
- 拟人:将音乐具有人性化的情感,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音乐的美好与忧伤展开,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凤管:象征着高雅的音乐,代表着美好的情感。
- 吴江:代表远方的思念,是情感寄托的地方。
- 月榭:象征着诗意的空间,代表着宁静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凤管”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鸟类
C. 一种花卉 -
“将此意吹倒吴江”中的“吴江”象征什么? A. 现实的地方
B. 远方的思念
C. 诗人的家乡 -
本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欢乐
B. 忧伤
C. 愤怒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 - 李白
- 《水调歌头》 - 苏轼
诗词对比
- 熊琏的《凤凰台上忆吹箫》和李白的《夜泊牛津》,两者均表达了对过往的思念,但熊琏更侧重于音乐的抒情,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的感慨。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以上内容为对《凤凰台上忆吹箫 其一》的全面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