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

时间: 2025-01-17 10:20:28

高树留残雨,层城带晚烟。

炉香菰米熟,架满豆花鲜。

未改狂奴态,还为长吏怜。

不因公事暇,那赋白云篇。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雨后

作者: 华善继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高树留残雨,层城带晚烟。
炉香菰米熟,架满豆花鲜。
未改狂奴态,还为长吏怜。
不因公事暇,那赋白云篇。

白话文翻译:

高大的树木上还残留着雨滴,层层叠叠的城池笼罩在傍晚的烟雾中。
炉子上的香气弥漫,菰米已熟,架子上满是新鲜的豆花。
我依旧保留着狂放的态度,却仍然受到权贵的怜爱。
不因公事繁忙,我便可以畅写白云的诗篇。

注释:

  • 高树:高大的树木。
  • 层城:高耸的城池,形容城市的层叠和壮观。
  • 炉香:香炉中的香气。
  • 菰米:一种水生植物的米,形容丰收的景象。
  • 豆花:指豆腐,象征新鲜的食物。
  • 狂奴态:指狂放不羁的姿态,可能暗示诗人的个性。
  • 长吏:指地方官员。
  • 白云篇:诗歌,象征自由和闲适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华善继,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生活细致的观察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创作背景:

《雨后》写于一个雨后初晴的时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以及在世俗繁忙的生活中渴望自由与闲适的心情。

诗歌鉴赏:

《雨后》通过对雨后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感受。首联“高树留残雨,层城带晚烟”,描绘了雨后清新湿润的环境,给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感觉。接着“炉香菰米熟,架满豆花鲜”,则从生活的细节入手,展现了丰收的喜悦和生活的美好。诗中对“狂奴态”的自省,暗示了诗人对自由灵魂的追求,而最后一句“不因公事暇,那赋白云篇”,则表达了诗人希望逃离繁重公务,享受创作自由的渴望。整首诗清新自然,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由的渴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高树留残雨:描绘高树上还留有雨滴,展现了雨后的清新景象。
  • 层城带晚烟:层叠的城市在傍晚的烟雾中显得朦胧,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氛围。
  • 炉香菰米熟:炉子上飘散着香气,菰米已经成熟,暗示着丰收与生活的美好。
  • 架满豆花鲜:架子上摆满了新鲜的豆花,进一步强调生活的丰富。
  • 未改狂奴态:自我反思,尽管生活繁忙,自己依然保持一份狂放不羁的态度。
  • 还为长吏怜:暗示尽管身处官场,仍受到他人的关注与同情。
  • 不因公事暇:强调不因公事繁忙而无暇享受生活。
  • 那赋白云篇:表达了渴望自由创作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的细节如豆花、菰米与丰收相联系,展现生活的富饶。
  • 对仗:如“高树留残雨,层城带晚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让自然景象充满生命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雨后的自然景色和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自由创作的渴望,反映了他在繁忙生活中寻求心灵自由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树:象征坚韧与生机。
  • 层城:象征繁华与复杂的社会。
  • 炉香:象征生活的温馨与雅致。
  • 豆花:象征丰收与生活的美好。
  • 白云:象征自由、悠然自得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高树留残雨”描绘的是哪种天气?
    A. 晴天
    B. 雨后
    C. 雪天
    D. 烈日

  2. 诗人提到的“豆花鲜”象征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生活的富饶
    C. 自然的美丽
    D. 诗人的心情

  3. “未改狂奴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对权力的追求
    B. 对自由的向往
    C. 对生活的无奈
    D.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津》:李白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山居秋暝》:王维则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归隐田园的理想,情感基调与《雨后》相近。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华善继诗文集》
  • 《古典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