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多情大垂手,婀娜早春时。
忽漫伤憔悴,还能管别离。
画轮劳怅望,衰草共愁思。
满目金城色,攀条始得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柳树,表现出柳树的柔美和诗人内心的惆怅。诗中的柳树似乎非常多情,随着春天的来临而轻盈摇曳。忽然间,诗人感到一种无尽的忧伤,甚至有些憔悴,却依然能够面对离别。描绘画轮的辛劳与怅望,衰草也和诗人的愁苦相互呼应。在眼前满是金色的城池时,诗人攀着柳条才意识到这一切的感受。
注释
字词注释:
- 多情:指柳树似乎很有情感,形容柳的柔美。
- 婀娜:形态优美,柔和的样子。
- 憔悴:形容因忧愁或病痛而显得虚弱。
- 画轮:可能指代车轮,代表移动或行程。
- 衰草:指枯萎的草,象征着衰败与忧伤。
- 金城色:可能指秋天金黄的景色,象征着丰收与美丽。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画轮”,可以理解为古代的车轮,描绘了行旅中的思乡之情。
- “满目金城色”可能与历史上的金色城池相关,象征着繁华与衰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商可,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描绘自然景物,情感细腻,常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秋柳》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的诗作,通过描绘柳树的形态与秋天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多情大垂手,婀娜早春时”以柳树的姿态引入,使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柔与生机,然而随着后文的发展,诗人却感到“忽漫伤憔悴”,这种情感的转变突显了秋天的萧索与离别的愁苦。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极富层次感,诗人通过对柳树与秋草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往昔的怀念。尤其在“满目金城色,攀条始得知”中,金色的景象与攀柳的动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是对现实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多情大垂手:描绘柳树枝条下垂,似乎充满情感。
- 婀娜早春时:柳树在春天时显得特别柔美。
- 忽漫伤憔悴:突然感到忧伤,似乎因春去秋来的变化而感到憔悴。
- 还能管别离:即使如此,也能够承受离别的痛苦。
- 画轮劳怅望:在旅途中,感到疲惫与惆怅。
- 衰草共愁思:与枯草一起,感受到忧愁的思绪。
- 满目金城色:眼前是金色的美景,象征着繁华。
- 攀条始得知:攀着柳条,才渐渐领悟到这些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树比作多情的女子,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拟人:赋予柳树以情感,使其更具表现力。
- 对仗:如“画轮劳怅望,衰草共愁思”运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揭示了时光的流逝与离别的痛苦,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象征柔美与多情,常与离别联系在一起。
- 秋草:象征衰败与忧伤,反映生命的无常。
- 金城:象征繁华与美好,暗示对过往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多情大垂手”指的是: A. 柳树的柔美
B. 诗人的情感
C. 自然的变化 -
“满目金城色”中的“金城”象征着: A. 离别的痛苦
B. 美好的景色
C. 秋天的萧索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商可的《秋柳》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感悟,但《秋柳》更侧重于情感的抒发,而《春望》则强调了对国家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经与古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