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即事
——陈矩
依山小筑静无哗,
风堕琴弦响落花。
三径竹松新活计,
一编文字旧生涯。
引泉婢浣芝云石,
扫叶童煎谷雨茶。
傍晚消閒无个事,
悄听虫语隔窗纱。
白话文翻译:
在依山的小房子里,静静地没有喧嚣,
微风拂过琴弦,带来落花的声音。
三条小径旁的竹子和松树,焕发着新的生机,
我在这里写下文字,回忆起过去的生活。
让我引泉的婢女在云石旁洗涤芝草,
扫叶的小童在煮谷雨时节的茶。
傍晚的时光悠闲无事,
我静静地听着窗纱外虫鸣的声音。
注释:
- 小筑:指小型的房屋,常用于隐居生活。
- 哗:喧哗、嘈杂。
- 风堕琴弦:指风吹动琴弦,产生声音。
- 三径:三条小路,暗示山间的幽静。
- 活计:生活的安排或计划。
- 编文字:写作的活动。
- 引泉婢:指引水的女仆。
- 煎谷雨茶:指在谷雨时节煮的茶。
- 虫语:虫鸣声,形容夜晚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矩,清代诗人,生于二十世纪初,致力于诗词创作,其作品多描写自然和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诗人隐居期间,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生活的简单与安宁让他在繁华的世间找到了内心的平静。
诗歌鉴赏:
《即事》展现了诗人对安静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深厚情感。开篇便以“依山小筑”引入,构建出一个远离尘嚣的宁静环境,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如“风堕琴弦响落花”展示了自然之声与生活之美的交融,传达出一种轻松自由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描写则展示了诗人的日常生活:竹松、文字、泉水、茶饮。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田园生活图景,反映出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珍视与热爱。特别是在“傍晚消闲无个事”的句子中,诗人表现出对无事的满足,似乎在强调一种“闲适”的人生哲学。
最后的“悄听虫语隔窗纱”不仅描绘了宁静的夜晚,更加强调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度交流。整首诗不仅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令人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依山小筑静无哗:描述隐居的环境,强调宁静。
- 风堕琴弦响落花:自然的声音与生活的美好交融。
- 三径竹松新活计:自然景色与生活的安排相辅相成。
- 一编文字旧生涯:写作作为诗人的生活内容,表达对往昔的追忆。
- 引泉婢浣芝云石: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增添生活的生趣。
- 扫叶童煎谷雨茶:展现生活的日常活动,体现出田园气息。
- 傍晚消閒无个事:表达诗人对此刻的悠闲享受。
- 悄听虫语隔窗纱:表现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风堕琴弦”用风的动作比喻琴声的优美。
- 拟人:如“悄听虫语”让虫子有了“语言”,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在宁静环境中的自我反思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一个追求内心宁静与和谐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筑:象征隐逸生活的理想场所。
- 琴弦:象征艺术与心灵的交流。
- 竹松:象征自然的生机与恬静。
- 泉水:象征生命的源泉和清新。
- 虫语:象征自然的声音和生命的脉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隐逸生活
- B) 战争
- C) 爱情
-
“风堕琴弦响落花”表现了什么?
- A) 生活的忙碌
- B) 自然的美好
- C) 人际关系
-
诗中提到的“引泉婢”指的是?
- A) 引水的女仆
- B) 做饭的仆人
- C) 清扫的女仆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陈矩的《即事》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均描绘隐居生活及自然美,但王维更注重意境的渲染,而陈矩则更注重生活的细节与平和的心态。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