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雨 其一》
时间: 2025-01-04 07:22: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祈雨 其一
老农酣歌望扪腹,
旱魃何为敢予毒。
九渊再拜款神龙,
仰空但见屯云簇。
天公爱民亦自惜,我愧无功神弗福。
愿看一洗注天瓢,未须震暴如车轴。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老农醉饮高歌,期盼能触摸自己的腹部,
干旱的魃神为何还敢施加毒害。
我在九渊中恭敬地拜祭神龙,
仰望天空只见那聚集的乌云。
上天怜惜百姓,我却因无所作为而感到羞愧,
希望看到一场细雨如同倾倒天瓢,
而不需要像车轴般的雷霆暴雨。
注释
字词注释
- 酣歌:尽情地唱歌。
- 扪腹:摸着自己的肚子,象征丰收的期盼。
- 旱魃:古代传说中的干旱之神。
- 九渊:传说中的水域,象征与水神的联系。
- 款:恭敬地。
- 屯云簇:聚集的云朵。
- 天公:上天,或指天上的神明。
- 注天瓢:如同倒水般的细雨。
- 震暴:猛烈的暴雨。
典故解析
- 旱魃:传说中专司干旱的神祇,常用来象征严重的干旱与灾害。
- 九渊:古代神话中,水神的居所,象征求水的虔诚与敬畏。
- 天公:民间对上天或神明的称呼,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祈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叶梦得(1077-1138),字宗正,号阮亭,南宋初期的诗人和词人。叶梦得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民生为题材,关心社会时事。作为一个文人,他以理智和情感兼备的作品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正值农民对旱灾的忧虑和对雨水的渴望。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对农民生活的关怀,以及对天公的虔诚祈求。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描绘老农对雨水的渴望,深刻反映了农民在干旱面前的无奈与期盼,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首句“老农酣歌望扪腹”,通过“酣歌”表现出农民的乐观与无畏,但接着又提到“旱魃”,暗示着自然灾害的威胁。诗中将老农的期盼与干旱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充分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心。
“九渊再拜款神龙”,表现出作者对神明的恭敬与恳求,显示出古代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心理。紧接着的“仰空但见屯云簇”,既是对即将来临的雨水的期待,也暗示着难以捉摸的自然力量。“天公爱民亦自惜”一句,表现了诗人对天公的理解和尊重,展现出一种人性化的神明观念。
最后两句“愿看一洗注天瓢,未须震暴如车轴”,表达了诗人希望细雨滋润大地,而不是雷霆暴雨的愿望,既显示出对温柔雨水的渴望,又反映出对天灾的恐惧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老农酣歌望扪腹:老农在歌唱,期待着丰收的到来。
- 旱魃何为敢予毒:干旱的神为何还要施加毒害,表达对干旱的无奈与愤怒。
- 九渊再拜款神龙:向神龙拜祭,体现对水的渴望与对水神的尊敬。
- 仰空但见屯云簇:仰望天空,只见乌云聚集,暗示雨水的期待。
- 天公爱民亦自惜:上天也同情百姓,表现出人们对天公的信任与期望。
- 我愧无功神弗福:自责无能,无法为百姓祈福,表达诗人的内疚。
- 愿看一洗注天瓢:希望能有细雨如同倾倒的水瓢。
- 未须震暴如车轴:希望雨水温和,不要来得猛烈如车轴般的雷雨。
修辞手法
- 拟人:将“天公”赋予人性,表现出对自然的尊重。
- 对仗:如“愿看一洗注天瓢,未须震暴如车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比喻:将雨水形容为“注天瓢”,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人间苦难的深切关怀,体现了作者对民生的关注和对雨水的渴望,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农:象征勤劳与希望的农民形象。
- 旱魃:代表自然灾害和人们的恐惧。
- 神龙:象征水的象征,寄托着对雨水的期望。
- 屯云:象征即将到来的雨水,带来希望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老农在期待什么? A. 丰收
B. 雨水
C. 健康
D. 旅行 -
诗中提到的“旱魃”代表什么? A. 雨神
B. 干旱的神
C. 食神
D. 风神 -
诗人希望雨水是什么样的? A. 大雨倾盆
B. 温和细雨
C. 霜雪
D. 雷电交加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 杜甫:同样表达对雨水的渴望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叶梦得的《祈雨 其一》与杜甫的《春夜喜雨》都是表达对雨水的期盼,但叶梦得的诗更侧重于对农民生活的关怀,而杜甫则更注重于雨水对自然和人类的滋润。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均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和人类的渴望,但表达方式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解析与赏析》
这些书籍能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古诗词的魅力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