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 其一 与干誉、才卿步西园,始见青梅》

时间: 2025-01-01 11:04:22

破萼初惊一点红。

又看青子映帘栊。

冰雪肌肤谁复见。

清浅。

尚馀疏影照晴空。

惆怅年年桃李伴。

肠断。

只应芳信负东风。

待得微黄春亦暮。

烟雨。

半和飞絮作濛濛。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定风波 其一 与干誉、才卿步西园,始见青梅

原文展示:

破萼初惊一点红。又看青子映帘栊。
冰雪肌肤谁复见。清浅。尚馀疏影照晴空。
惆怅年年桃李伴。肠断。只应芳信负东风。
待得微黄春亦暮。烟雨。半和飞絮作濛濛。

白话文翻译:

初春时节,一朵红梅在寒风中绽放,令人惊喜。再看那青涩的梅子映在窗帘上。
冰雪一样的肌肤,谁能再见呢?清淡的月光下,依然有疏影映照在晴空中。
每年桃李花开时,我都感到惆怅,心肠断裂。只应是芳信对不起东风。
等到微微发黄的春天也将结束,烟雨朦胧,半是飞絮飘舞成一片迷蒙。

注释:

  • 破萼:指梅花的花瓣初开。
  • 青子:青涩的梅子。
  • 肌肤:指梅花的清丽姿态。
  • 疏影:梅花的影子在月光下显得稀疏。
  • 肠断:形容心情极度悲伤。
  • 芳信:指春天的信使,象征着花开。

典故解析:

此诗涉及春天、梅花的意象,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坚韧和清雅。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伤感,体现了春天虽美好,但又难以长久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叶梦得,字栗洲,号存斋,宋代词人,因其词作广受欢迎而被誉为“词宗”。其诗风清新婉丽,常借景抒情。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诗人步入西园之际,正值青梅初见的季节,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渴望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定风波》以初春的气息为背景,梅花的绽放是春天的象征。诗中通过“破萼初惊一点红”开篇,直接引入了梅花的形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接着,诗人描绘了梅子与窗帘的相映,营造出一种淡雅的美感。而在“冰雪肌肤谁复见”一句中,诗人则流露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整首诗充满了对春天的向往与对逝去岁月的无奈,情感细腻而深刻。

此外,诗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对比等,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例如,“肠断”一词,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楚和惆怅,令人感同身受。整首诗通过梅花这一意象,传达出一种既美丽又略带忧伤的情感,折射出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破萼初惊一点红:梅花初绽,生机勃勃。
    • 又看青子映帘栊:梅子青涩,映照窗帘,生动清新。
    • 冰雪肌肤谁复见:对美好事物的怀念,感叹其难再现。
    • 清浅:形容梅花的淡雅。
    • 尚馀疏影照晴空:梅花的影子在晴空中依然可见,暗含坚韧。
    • 惆怅年年桃李伴:每年桃李盛开,心中却倍感惆怅。
    • 肠断:情感的深刻与痛苦。
    • 只应芳信负东风:春风将至,却感叹芳信难至。
    • 待得微黄春亦暮:期待春天的结束,感伤时光流逝。
    • 烟雨:春日烟雨,朦胧而美丽。
    • 半和飞絮作濛濛:飞絮如烟,营造出迷离的景象。
  •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仗等,增强了表达的艺术性。特别是“肠断”一词,将情感表现得细腻而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感伤,彰显了生命的短暂与珍贵。通过梅花这一意象,诗人传递了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美的珍视。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
  • 春天: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青子:青涩的青春,象征着未完成的梦想。
  • 飞絮:代表着时光,如同飞逝的青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破萼初惊一点红”中的“破萼”指什么? A. 花瓣初开
    B. 枝干
    C. 叶子
    D. 根部

  2. 诗中提到的“肠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惆怅
    C. 愤怒
    D. 无奈

  3. “青子映帘栊”中的“青子”指什么?
    A. 青梅
    B. 青草
    C. 青山
    D. 青天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杜甫
  • 《梅花》:王安石

诗词对比:

  • 《春夜喜雨》:描绘春雨滋润万物的景象,充满生机与希望。
  • 《梅花》:通过梅花的高洁表现坚韧不拔的精神,传达出清高的情操。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 《叶梦得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