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天台司马道士》

时间: 2025-01-01 14:59:38

卧来生白发,览镜忽成丝。

远愧餐霞子,童颜且自持。

旧游惜疏旷,微尚日磷缁。

不寄西山药,何由东海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天台司马道士
作者: 宋之问

卧来生白发,
览镜忽成丝。
远愧餐霞子,
童颜且自持。
旧游惜疏旷,
微尚日磷缁。
不寄西山药,
何由东海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日渐衰老的情况下,对美好青春的怀念和对长生不老的渴望。诗人感慨自己在镜前看到白发,突然意识到已步入老年;而自己心中仍怀有年轻气息。诗中提到的“霞子”指的是追求长生不老的仙人,诗人对其感到惭愧。对旧游的珍惜表现了诗人对往日生活的眷恋。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西山药(传说中的长生药)和东海的向往,表现了对长生的渴望。


注释

  1. 卧来:指躺着的时候。
  2. 白发:指衰老的象征。
  3. 餐霞子:霞子的意思是仙人,这里指代追求长生的道士。
  4. 童颜:指年轻的面容。
  5. 疏旷:形容旧游的稀疏和空旷。
  6. 磷缁:指夜光的黑色,形容微弱的光芒。
  7. 不寄:不寄托。
  8. 西山药: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
  9. 东海期:期望能在东海长生不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之问,唐代诗人,字景仁,号阳春,生活在盛唐时期。他以清雅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学修养著称,诗作多描写自然景物及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盛世的文化背景下,诗人身处的社会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和道教文化影响深远,诗中表达的对青春的怀念和对长生的向往,反映了这个时期人们内心的矛盾与渴望。


诗歌鉴赏

《寄天台司马道士》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透过诗人的自我感受,展现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首联“卧来生白发,览镜忽成丝”,直接以自己衰老的现象引入,强调了诗人对老年的无奈和惆怅。接下来的“远愧餐霞子,童颜且自持”,则以对比手法,表现出诗人内心的一种矛盾:虽然外貌衰老,内心却仍渴望保持年轻。诗中“旧游惜疏旷”一句,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尤其是对友谊和生活的珍惜,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厚度。最后两句“不寄西山药,何由东海期”,则直白地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渴望,虽然没有依托于西山的仙药,但仍希望能在东海寻求长生的可能,蕴含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运用简练的语言和清晰的意象,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时间、理想的思考,展示了唐代士人的情怀和对道教文化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卧来生白发:躺着的时候发现自己白发苍苍,暗示诗人已至老年。
  2. 览镜忽成丝:照镜子时,突然看到自己的白发如丝,感叹岁月的流逝。
  3. 远愧餐霞子:对比自己与追求长生的道士,感到惭愧。
  4. 童颜且自持:尽管年纪大了,内心仍希望保持年轻的面容。
  5. 旧游惜疏旷:怀念过去的游玩,感到与朋友的联系逐渐疏远。
  6. 微尚日磷缁:微弱的光芒和回忆仍在心中闪烁。
  7. 不寄西山药:没有依托于神仙的长生药。
  8. 何由东海期:那么如何能够实现对长生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白发与童颜的对比,突显衰老与保持年轻的矛盾。
  • 象征:西山药与东海期象征着对长生的追求与希望。
  • 隐喻:用“餐霞子”隐喻追求长生的道士,形成神秘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和对长生不老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思考,展现了士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发:象征衰老,承载着时间的痕迹。
  • 镜子:自我反思的工具,映射内心的感受。
  • 霞子:道教文化中仙人的象征,代表着长生不老的理想。
  • 东海:广阔的象征,隐含着无限的可能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卧来生白发”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年轻的快乐
    B. 对衰老的感慨
    C. 对未来的期待

  2. “旧游惜疏旷”中的“疏旷”指什么? A. 旧地重游
    B. 朋友之间的疏远
    C. 风景的变化

  3. 诗中的“霞子”指的是? A. 年轻人
    B. 道士或仙人
    C. 诗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恨歌》 - 白居易:表达对爱情和时间流逝的思考。
  • 《登高》 - 杜甫:同样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时光的反思。

诗词对比

  • 《庐山谣》 - 李白:同样表达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但风格更为豪放。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在长生与历史的交织中,表达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对同一主题的不同处理方式,进一步丰富了文学的内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诗经与唐诗的对比研究》
  3. 《唐代诗人的生平与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