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缑山庙》

时间: 2025-01-01 14:09:03

王子宾仙去,飘飖笙鹤飞。

徒闻沧海变,不见白云归。

天路何其远,人间此会稀。

空歌日云幕,霜月渐微微。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王子宾仙去,飘飖笙鹤飞。
徒闻沧海变,不见白云归。
天路何其远,人间此会稀。
空歌日云幕,霜月渐微微。

白话文翻译:

王子宾已经成仙离去,飘然如同笙声和仙鹤飞翔。
只听见沧海的变幻,却看不见白云的归来。
天上的路途是多么遥远,而人间的聚会又是多么稀少。
空自在歌唱着日月的交替,霜月渐渐显得微微而明亮。

注释:

字词注释:

  • 王子宾:指王子宾,传说中的隐士或仙人。
  • 飘飖:形容轻盈自在的样子。
  • 笙鹤:笙是乐器,这里用来比喻仙境中的音乐,鹤是仙鸟,象征着飘逸。
  • 徒闻:只是听见。
  • 沧海:指大海,常用来形容变化无常。
  • 天路:指天上的道路,象征着通往仙界的路。
  • 此会稀:此处的聚会非常少,强调人间相聚的珍贵。
  • 空歌:无所依托地歌唱。
  • 霜月:指寒冷的月份,这里暗指冬天的月亮。

典故解析:

  • 王子宾:传说中的隐士,常用作追求长生不老和隐逸生活的象征。
  • 笙鹤:在古代文化中,笙常与神仙音乐相联系,鹤是长寿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之问(约650年-约712年),唐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因其诗才而闻名,尤其以五言绝句和古体诗著称。

创作背景: 《缑山庙》作于诗人游历缑山时,诗中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及对逝去事物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王子宾的离去与隐逸,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对人世间聚会的感慨。开篇的“王子宾仙去”直接点出主题,设定了诗的基调,透露出一种追忆与失落的情感。接下来的两句“徒闻沧海变,不见白云归”,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了人世间的变化与失落,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无情。诗的最后两句通过“空歌日云幕,霜月渐微微”,展现了一种孤独与淡淡的忧伤,仿佛在感叹即使在美好的自然中,也难掩内心的孤寂。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突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诗中细腻的情感与优美的意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王子宾仙去”:引入隐士王子宾,象征着追求长生的理想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2. “飘飖笙鹤飞”:形容其轻盈如鹤,暗示仙人的自由与洒脱。
  3. “徒闻沧海变”:指听到海的变化,却看不到自己所期望的东西,表现了失落感。
  4. “不见白云归”:白云的归来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不可得。
  5. “天路何其远”:引申出通往理想世界的艰难与遥远。
  6. “人间此会稀”:强调人间的相聚是多么稀少,增添了孤独感。
  7. “空歌日云幕”:在空洞的世界中,歌唱自然的变化,体现了一种无奈。
  8. “霜月渐微微”:描绘寒冷的月亮,象征着淡淡的哀愁与孤寂。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徒闻”与“不见”的对比,强调失去与期待之间的落差。
  • 意象:运用自然意象(如海、云、月)来表现内心的情感,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王子宾的追忆与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同时也揭示了人间聚会的珍贵与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王子宾:象征隐士,追求自由与长生。
  • 笙鹤:象征音乐与自由,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沧海:象征变化与无常,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 白云:象征理想与归宿,暗示着追求与失落。
  • 霜月:象征孤独与寒冷,传达了内心的哀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子宾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李白
    B. 王子宾
    C. 杜甫

  2. “飘飖笙鹤飞”中的“笙”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鸟
    C. 一种花

  3. 诗中提到的人间聚会如何? A. 非常频繁
    B. 非常稀少
    C. 经常相聚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by 李白
  • 《夜泊牛津》by 常建

诗词对比:

  • 比较《缑山庙》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更强调人间的孤独与失落,后者则表现了对自然壮丽的赞美与向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诗的艺术与风格》

以上内容为《缑山庙》的详细分析与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