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欢字
作者: 宋之问 〔唐代〕
令节三秋晚,重阳九日欢。
仙杯还泛菊,宝馔且调兰。
御气云霄近,乘高宇宙宽。
今朝万寿引,宜向曲中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的氛围,三秋时节的晚景让人感到愉悦。重阳节的到来带来了欢庆的气氛,饮酒赏菊,享用美味的食物。高处的气息让人感到接近云霄,仿佛可以俯瞰整个宇宙。今天是庆祝长寿的日子,适宜在乐曲中尽情畅饮。
注释:
- 令节:指适合的节令,特指重阳节。
- 九日: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
- 仙杯:指盛酒的杯子,寓意如神仙般的欢愉。
- 菊:重阳节的传统花卉,象征长寿。
- 宝馔:美味的食物。
- 御气:皇帝的气息,形容高处的清新空气。
- 万寿引:指长寿的歌谣或祝酒词。
- 曲中弹:在乐曲中嬉游,享受欢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之问(公元649年-公元713年),唐代诗人,以其诗歌的清丽和技巧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风格典雅。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重阳节,是应制之作,表现了节日的欢快气氛和人们对长寿的祝愿。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强调敬老和长寿的意义,诗人通过描绘节日的种种活动,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景仰。
诗歌鉴赏: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欢字》是一首充满节日气氛的诗作。诗人在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中,通过描绘美好的自然景色与欢乐的庆祝活动,展现了节日的欢乐与人们的团聚。开篇的“令节三秋晚”点明了时节,强调了秋天的特征,给人以宁静的感觉。而“重阳九日欢”则直接引入了节日的主题,传达出欢庆的气氛。
“仙杯还泛菊,宝馔且调兰”两句,诗人通过饮酒赏菊和享用美食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菊花在重阳节中象征着长寿,而“仙杯”则增添了神秘的色彩,暗示着一种超脱的精神境界。
接下来的“御气云霄近,乘高宇宙宽”描绘了高处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一种接近天际的辽阔与自由,暗示了人们在高处的心境和对未来的期望。最后“今朝万寿引,宜向曲中弹”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在这个庆祝长寿的日子里,诗人邀请大家一同歌唱、饮酒,享受生活的美好。
整首诗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节日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令节三秋晚:三秋时节的最后,意指重阳节的来临。
- 重阳九日欢:重阳节的欢庆气氛。
- 仙杯还泛菊:饮酒时欣赏菊花,象征长寿。
- 宝馔且调兰:享用美食,增添节日的欢愉。
- 御气云霄近:描绘高处的清新气息。
- 乘高宇宙宽:在高处可以俯瞰广阔的宇宙。
- 今朝万寿引:今天是庆祝长寿的日子。
- 宜向曲中弹:应在乐曲中尽情享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仙杯”比喻美酒,增添了神秘感。
- 对仗:诗句之间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使用“菊”、“兰”等意象,象征长寿和美好生活。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重阳节的欢庆,对长寿的祝愿,以及对生活美好的向往,营造了温馨、欢乐的节日氛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菊花:象征长寿,重阳节的传统花卉。
- 酒杯:代表欢庆与团聚的氛围。
- 高处:象征精神的升华与视野的开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重阳节是在农历的哪个月份?
- A. 七月
- B. 九月
- C. 十月
-
诗中提到的“仙杯”象征什么?
- A. 普通酒杯
- B. 神仙的酒杯
- C. 诗人的杯子
-
诗中提到的“今朝万寿引”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长寿的祝愿
- B. 对生活的失望
- C. 对未来的恐惧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描绘了重阳节,表达了思念之情。
- 《登高》:杜甫的作品,虽主题不同,但同样有高处的视野与感慨。
通过比较,能够更深刻地理解重阳节所承载的文化意义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的魅力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