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扈从登封告成颂
作者: 宋之问 〔唐代〕
复道开行殿,
钩陈列禁兵。
和风吹鼓角,
佳气动旗旌。
后骑回天苑,
前山入御营。
万方俱下拜,
相与乐升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宏伟的场景:宫殿的道路宽阔而通畅,禁卫军整齐地列在两旁。和煦的春风吹拂,鼓声和号角声随之而来,气氛愉悦,旗帜在风中飘扬。后面的骑兵回到了天苑,前面的山峦则入了御营。四方的百姓都纷纷跪拜,大家共同欢庆这一和平的时代。
注释:
字词注释:
- 复道:指宽阔的道路。
- 钩:指钩子,这里指禁卫军的武器。
- 佳气:美好的气氛。
- 后骑:后面的骑兵。
- 天苑:天上的花园,这里指天子的住所。
- 御营:皇帝的营地。
- 万方:指四方的百姓。
典故解析: 本诗描写的是唐代盛世的场景,体现了当时国家的繁荣昌盛。诗中提到的“升平”时代,反映了唐代政治的稳定与经济的繁荣,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之问,唐代诗人,字子华,以诗名著称。他的诗风典雅,常以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他的作品多反映出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中期,正值国家繁荣、政治稳定的时期。作者通过描绘登封的盛况,表现了对国家兴盛、百姓安乐的赞美之情。
诗歌鉴赏:
《扈从登封告成颂》是一首颂扬国家繁荣与和平的诗。诗中通过对宫殿、军队、骑兵、山川的描绘,展现了盛世的景象。开篇“复道开行殿”表现了道路的宽阔和畅通,暗示着国家的治理有序;而“钩陈列禁兵”则体现了国家的强大与安定。接下来的“和风吹鼓角,佳气动旗旌”,通过自然和音乐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令人感受到美好的生活气息。
诗的最后两句“万方俱下拜,相与乐升平”,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表现了四方百姓对国家的感激与庆祝,突出了和平时期人们的幸福与安宁。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生动,情感真挚,表现了对国家繁荣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复道开行殿:描绘了通往宫殿的宽阔大道,象征着国政的顺畅。
- 钩陈列禁兵:展现了禁卫军的严整,表明国家的安全。
- 和风吹鼓角:和风吹来,鼓声和号角声相伴,带来了欢乐的气氛。
- 佳气动旗旌:美好的气息使得旗帜迎风飘扬,展示了国家的繁荣。
- 后骑回天苑:骑兵归来,象征着国家的安定。
- 前山入御营:前方的山入了皇帝的营地,表示有序的军队和安宁的环境。
- 万方俱下拜:四方百姓都来跪拜,表达对国家的尊敬和感激。
- 相与乐升平:大家一起享受和平,体现了共同欢庆的喜悦。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如“和风”、“佳气”营造出一种美好的氛围。
- 夸张:通过“万方俱下拜”表现出国家的繁荣与百姓的欢庆。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国家的盛世景象,表达了对和平、繁荣的赞美,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复道:象征国家的治理和繁荣。
- 禁兵:代表国家的安全和强大。
- 和风:象征和平、安宁的气氛。
- 佳气:表现出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 万方:代表着百姓的心声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复道”指的是: A. 宫殿的宽阔道路
B. 战场
C. 河流 -
“后骑回天苑”中的“天苑”指的是: A. 天上的花园
B. 皇帝的住所
C. 仙境 -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表达了: A. 对战争的赞美
B. 对国家繁荣与和平的赞美
C. 个人的悲伤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比较《扈从登封告成颂》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前者更注重对国家盛世景象的描绘,而后者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结合。两者都展现了唐代诗人的艺术才华,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