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梅花引》

时间: 2024-09-19 20:56:43

长堤垂遍柳千条。

是情苗。

是愁苗。

恰似盈盈,十五女儿腰。

转瞬絮飞春欲晚,更无奈,送行人、向灞桥。

灞桥。

灞桥。

尽魂销。

风又飘。

雨又飘。

绾也绾也,绾不住、离思迢迢。

归梦无端,暗逐广陵潮。

愁缕情丝拌割断,还只怕,没并州、快剪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堤垂遍柳千条。是情苗。是愁苗。
恰似盈盈,十五女儿腰。转瞬絮飞春欲晚,更无奈,送行人向灞桥。
灞桥。灞桥。尽魂销。风又飘。雨又飘。
绾也绾也,绾不住离思迢迢。归梦无端,暗逐广陵潮。
愁缕情丝拌割断,还只怕,没并州快剪刀。

白话文翻译

长堤上垂柳千条,柳条如情,柳条如愁。
恰似那盈盈的十五岁少女的腰肢。转眼间,飞絮飘舞,春天即将结束,更无奈,只能送行人向灞桥走去。
灞桥,灞桥,心灵尽被这离别所销蚀。风又飘,雨又飘。
绾也绾也,怎能绾住那绵绵离思?归来的梦境无尽无边,暗自追逐着广陵的潮水。
忧愁的缕缕情丝难以割断,只怕没有并州的快剪刀。

注释

  • 垂遍:形容柳条下垂遍布。
  • 盈盈:形容女子的娇美,轻盈的样子。
  • 灞桥:指的是灞河边的桥,是古时送别之地。
  • :编织、缠绕的意思。
  • 并州快剪刀:指的是一种能够快速割断情丝的工具,象征着对离愁的解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炳照,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他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常常蕴含哲理与情感的交融。

创作背景

《江城梅花引》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的时期。诗人在面对人生离别和情感羁绊时,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情感的深切体悟。

诗歌鉴赏

《江城梅花引》是一首情感丰富的古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离愁别绪的复杂情感。开篇的“长堤垂遍柳千条”,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柳条如情如愁,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情感纠葛。接着,诗人以“盈盈,十五女儿腰”来比喻青春的美好与脆弱,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中反复提及的“灞桥”,成为离别的象征,似乎每一遍的呼唤都是对离愁的深刻反思。随着“春欲晚”的时光流逝,诗人意识到无奈与惆怅,情感的波动随着风雨而起伏,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最后,诗人以“愁缕情丝拌割断”来表达对离愁的难以割舍,暗示着对美好回忆的执着和无奈。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流露中,展现了对人生、爱情和离别的深刻理解,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长堤垂遍柳千条:描绘春天的景象,象征着生机和情感。
  • 是情苗。是愁苗:柳条既是情感的象征,也是愁绪的体现。
  • 恰似盈盈,十五女儿腰:将美好的青春与愁苦的情感联系在一起。
  • 转瞬絮飞春欲晚:时间的流逝使得美好即将结束。
  • 更无奈,送行人向灞桥:离别的无奈,表达对离愁的感慨。
  • 尽魂销:心灵与情感的消逝。
  • 绾也绾也,绾不住离思迢迢:尽管努力绾住情感,却终究无法阻止离愁。
  • 归梦无端,暗逐广陵潮:梦境的无尽与对往昔的追忆。
  • 愁缕情丝拌割断:愁绪与情感的纠缠。
  • 还只怕,没并州快剪刀:借用快剪刀象征解决情感困扰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条比作情感的象征,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使得诗歌更具生命力。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离愁别绪的深刻描绘,表达了对美好青春的怀念以及对无奈离别的感伤。诗人在自然景物中寄托情感,展现了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柔情与离愁。
  • :象征别离与人生的岔路。
  • :象征生命与希望。
  • 情丝:象征复杂的情感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哪种自然现象被用来象征情感? a) 雨
    b) 柳
    c) 风
    d) 花

  2. “灞桥”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美好
    b) 离愁
    c) 快乐
    d) 未来

  3. 诗中提到的“并州快剪刀”象征什么? a) 权力
    b) 解脱
    c) 知识
    d) 财富

答案

  1. b) 柳
  2. b) 离愁
  3. b) 解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离愁别绪。
  • 温庭筠的《更漏子》:描写相思之苦。

诗词对比

  •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两首诗都涉及离别,但《江城梅花引》更注重情感的细腻与自然的结合,而《赋得古原草送别》则更注重对离别场景的描绘。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对清代诗人的作品进行汇编与分析。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提供古典诗词的鉴赏技巧和解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