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归僧寺和潘九仪韵》

时间: 2024-12-29 17:23:22

暝色城先到,人声野更稀。

山深难得月,水暗欲溅衣。

魑魅憎人过,虫沙得地飞。

迷途知未远,钟起唤君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暝色城先到,人声野更稀。
山深难得月,水暗欲溅衣。
魑魅憎人过,虫沙得地飞。
迷途知未远,钟起唤君归。

白话文翻译:

黄昏时分,城市的阴影已先到,田野上人声变得稀少。
山中深处难得见月光,水面昏暗恐怕会溅湿衣衫。
妖怪厌恶人类的经过,虫沙则在地面飞舞。
迷途之中才知道离家并不远,钟声响起唤你回归。

注释:

  • 暝色:指昏暗的颜色,黄昏的光景。
  • 城先到:指城市的阴影或气氛先于夜晚降临。
  • 人声野更稀:人声在野外愈发稀少,表明夜晚的宁静。
  • 魑魅:指山林中的妖怪,传说中的邪灵。
  • 虫沙:指虫子和沙尘,反映自然景象。
  • 迷途知未远:意为在迷路时,才意识到离目的地并不遥远。
  • 钟起唤君归:钟声响起,召唤你回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陶元淳(生卒年不详)是清代诗人,以其清新独特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融入个人情感,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诗人归寺的途中,表达了他在黄昏时分的思考和情感。诗中体现了对大自然的观察与感悟,以及对归属的向往和对世事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黄昏归寺途中所感受到的宁静与孤独。开篇的“暝色城先到”引入了诗的背景,描绘了城市在黄昏时的景象,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人与自然的声音渐行渐远。接下来的“山深难得月,水暗欲溅衣”则进一步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氛围,山中的月光难以照见,水面暗沉,令人感到一种无形的压迫感。

诗中“魑魅憎人过”一语,生动地表现了山中妖怪对人类的排斥,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接着“虫沙得地飞”则描绘了自然的生机,尽管周围有妖怪的存在,但虫子仍然在大地上飞舞,显示出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的和谐。

最后两句“迷途知未远,钟起唤君归”将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迷途的孤独感与归家的召唤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归宿的渴望和对人生旅途的思考。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陶元淳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暝色城先到:黄昏的色彩在城市中首先显现,暗示夜的来临。
  2. 人声野更稀:在逐渐安静的夜晚,野外的人声变得愈发稀少,反映出孤独感。
  3. 山深难得月:山中深处很难见到月光,象征着在孤独中寻求光明的艰难。
  4. 水暗欲溅衣:水面昏暗,暗示着潜在的危险,可能会使衣服湿透。
  5. 魑魅憎人过:妖怪厌恶人类的经过,暗示着人与自然的对立。
  6. 虫沙得地飞:自然界依然充满活力,虫子在地面飞舞,带来生机。
  7. 迷途知未远:在迷路中意识到离家并不遥远,带来一丝安慰。
  8. 钟起唤君归:钟声响起,召唤你回到温暖的家,象征归属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山深难得月,水暗欲溅衣”,展现了字句之间的对称美。
  • 拟人:如“魑魅憎人过”,将妖怪赋予了感情,使诗句更生动。
  • 意象:通过“虫沙”和“钟声”形成对立,既有生命的活力,又有归家的召唤。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在黄昏归家的孤独感与对家乡的思念,透过对自然的描写,展现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暝色:象征黄昏的宁静与神秘。
  • 山与水:代表自然界的深邃与复杂。
  • 魑魅:象征人类对未知的恐惧。
  • 虫沙:象征自然界的生生不息。
  • 钟声:象征归属与家的召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暝色”指的是: A. 早晨的颜色
    B. 黄昏的颜色
    C. 正午的颜色

  2. “山深难得月”意指: A. 月亮总是可见
    B. 在深山中看见月亮很难
    C. 山中没有水

  3. “钟起唤君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召唤回家的渴望
    B. 对钟声的厌恶
    C. 喜欢留在外面的感觉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同样展现了夜晚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但更加豪放。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则在情感上更为细腻,表现兄弟间的思念。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陶元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