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奉山》

时间: 2025-01-17 09:14:03

院宇萧萧锁暮烟,昔人曾见此升仙。

静看今日流渠水,应是当年炼药泉。

座上山川疑改旧,林中僧行尽长年。

我来寄宿应怀古,始信乡民不妄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院宇萧萧锁暮烟,昔人曾见此升仙。
静看今日流渠水,应是当年炼药泉。
座上山川疑改旧,林中僧行尽长年。
我来寄宿应怀古,始信乡民不妄传。

白话文翻译:

院子里萧瑟冷清,锁住了傍晚的烟雾,
往昔的仙人曾在此处升天。
静静地看着今天流淌的渠水,
应该就是当年炼药的泉水。
座上山川仿佛已变得陌生,
树林中僧人已走过了漫长的岁月。
我来这里寄宿,应该怀念古人,
开始相信乡民们的传说并非虚妄。

注释:

  • 萧萧:形容静谧、冷清的样子。
  • :意为封闭,锁住了烟雾。
  • 昔人:指过去的人,这里特指曾经的仙人。
  • 升仙:指成仙,达到高尚的境界。
  • 流渠水:流动的水渠,指的是水的来源。
  • 炼药泉:用来炼制丹药的泉水。
  • 座上:这里指坐在这座山川之上。
  • 怀古:怀念古人和古时的事物。
  • 乡民:当地的居民。

典故解析:

“昔人曾见此升仙”提到的仙人,可能指的是古代道教的隐士或修道者,代表了一种追求长生不老、超脱世俗的理想。诗中提到的“炼药泉”与道教的炼丹术密切相关,反映了古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师韩(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陈师韩游览董奉山时,面临古今变迁,触发了他对历史的思考和怀古情怀。

诗歌鉴赏:

《董奉山》通过描绘董奉山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与怀古情怀。首联描绘了一个萧瑟、静谧的院落,给人一种孤独、冷清的感觉,暗示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接着,诗人通过“昔人”引入了历史,表现出对曾经在此升仙的人的向往与敬仰。

在对古老泉水的回忆中,诗人感受到历史的延续,尽管时光流逝,曾经的炼药之地依旧存在,流淌的水仿佛带着历史的记忆。山川与林中僧人的形象,增强了时间的厚重感,暗示着岁月的流逝与不变的自然。

最后,诗人通过“我来寄宿应怀古”,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与思考,开始相信乡民们传承的故事,反映出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仰。整首诗用简练的字句,传达了深邃的哲理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院宇萧萧锁暮烟”:寂静的院落,笼罩在傍晚的烟雾中,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 “昔人曾见此升仙”:联想到古代的传说,给人以历史的厚重感。
    • “静看今日流渠水”:诗人静静地观察当下的事物,表面平静却蕴含深意。
    • “应是当年炼药泉”:历史的回忆与现实的联系,表现出时间的流逝。
    • “座上山川疑改旧”:山水的变迁引发诗人对时间的思考。
    • “林中僧行尽长年”:僧人的长年流逝,暗示人事的无常。
    • “我来寄宿应怀古”:诗人自我反思,寄宿于此地,怀念历史。
    • “始信乡民不妄传”:最后的感悟,乡民的传说是真实的,反映出信仰的力量。
  • 修辞手法:本诗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手法,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增强了情感的表达。例如,“锁暮烟”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静谧的院落。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对历史的缅怀与对自然的敬畏,展现了诗人对人事变迁的思考,强调了历史的传承和自然的永恒。

意象分析:

  • 院落:象征着居住和归属,传达出孤独与怀旧的情感。
  • 烟雾: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不可捉摸的历史。
  • 泉水:代表着历史的延续和生命的源泉。
  • 山川:象征着自然的伟大与时间的无情。
  • 僧人:象征着对人事的超脱与对自然的沉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昔人”是指哪类人? a) 乡民
    b) 仙人
    c) 僧人

  2. 诗人对的“流渠水”的理解是?
    a) 现代的水渠
    b) 古代的炼药泉
    c) 生活用水

  3. 诗中提到的“怀古”意指什么?
    a) 追忆过去的事物
    b) 忘记历史
    c) 创新

答案

  1. b) 仙人
  2. b) 古代的炼药泉
  3. a) 追忆过去的事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陈师韩的《董奉山》和王维的《终南山》,两者均描绘了山水之美,但陈师韩更强调历史与人的关系,而王维则倾向于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选》:选编了多位宋代诗人的诗作。
  • 《古诗鉴赏辞典》:提供古诗的详细解析和背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