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引 听弦》
时间: 2025-01-19 14:43: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冰弦何处曲。弦畔纤纤玉。珍珠乱泻声声续。断肠销尽烛。
断肠销尽烛。愁多怕听,春山暗蹙。恨往事,心头触。
廿年噩梦将人促。残棋刚半局。残棋刚半局。
白话文翻译:
冰冷的弦乐声从何处传来?弦旁那纤细的玉手在轻抚。
珍珠般的音符纷纷洒落,声声不绝如缕。
那断肠的悲伤,烛光已然熄灭。
再次提到断肠,愁苦多得让我不敢再听,春山似乎也因愁苦而皱眉。
对往事的恨意,心中再次被触动,
二十年的噩梦不断催促着我。
棋局才刚进行到一半。
注释:
- 冰弦:比喻冷清的音乐,或指古琴的弦。
- 纤纤玉:形容女子的手或指,细腻优雅。
- 珍珠乱泻:形容音乐的音符如珍珠般洒落,声声入耳。
- 断肠:形容极度悲伤,心肠如刀割般痛苦。
- 销尽烛:比喻时间的流逝或生命的终结,烛光熄灭象征着希望的消逝。
- 春山暗蹙:春天的山色因愁苦而变得阴沉。
- 廿年噩梦:指经历了二十年的痛苦回忆或困扰。
- 残棋刚半局:比喻事情或人生的局面尚未结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绡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作品风格多样,常以愁苦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她的诗常反映个人情感及社会现实,具有较强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生命中的某个低谷时期,表达了对往事的惆怅与追忆。时代背景下,清代女性的地位较为低下,吴绡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困境与内心挣扎。
诗歌鉴赏:
《东坡引 听弦》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的词作,整首词在意象和情感的交织中,展现了作者对于音乐、生命及往事的复杂感受。开头的“冰弦何处曲”便引入了一个清冷、孤寂的音景,弦乐的曲调与冰冷的意象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孤独的美感。接着,纤纤玉手的描写让人联想到优雅的女子,似乎在演奏着令人心碎的旋律。
“珍珠乱泻声声续”,则通过音符的比喻,增强了音乐的动态感,仿佛音乐在不断流淌,然而其背后却隐藏着无尽的哀愁。“断肠销尽烛”一句,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失去的痛苦,烛光的熄灭也象征着希望的消逝。
接下来的“愁多怕听,春山暗蹙”,将愁苦与自然景象结合,展现了内心的压抑与外界环境的映照。二十年的噩梦则加重了这种痛苦的沉重感,最后以“残棋刚半局”收尾,寓意生命的未完与不确定性,给人留下深思的余地。
整首词通过对音乐的描绘,巧妙地传达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既有对美好往事的留恋,也有对痛苦现实的无奈,展现了深邃的思考与情感的细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冰弦何处曲:问声源,营造出孤冷的氛围。
- 弦畔纤纤玉:描绘手的细腻,营造出优雅的形象。
- 珍珠乱泻声声续:音乐如珠,传达出激动与流动感。
- 断肠销尽烛:悲伤的情感达到高潮,暗示希望的消逝。
- 愁多怕听,春山暗蹙:愁苦的心情与自然的映衬,形成共鸣。
- 恨往事,心头触:对往事的懊悔与触动。
- 廿年噩梦将人促:时间的流逝与身心的煎熬。
- 残棋刚半局:未完成的生命状态,留给读者反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珍珠乱泻”,通过形象化的比喻增强音乐的美感。
- 拟人:自然景物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相结合,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断肠销尽烛”形成对称的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音乐、愁苦和人生的未完进行,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迷茫。情感深邃而细腻,展现了个人的内心挣扎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冰弦:冷寂与孤独。
- 纤纤玉:优雅与细腻。
- 珍珠:美好与流动。
- 烛光:希望与生命的脆弱。
- 春山:自然的美丽与愁苦的结合。
- 噩梦:过去的痛苦与困扰。
- 残棋:未完成的生命与不确定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断肠”指的是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悲伤
c) 平静 -
“冰弦何处曲”中的“冰弦”象征什么? a) 温暖
b) 寂寞
c) 快乐 -
诗中提到的“二十年的噩梦”意指什么? a) 过往的快乐
b) 过往的痛苦
c) 未来的希望
答案:
- b) 悲伤
- b) 寂寞
- b) 过往的痛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东坡引 听弦》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了对往事的追忆与情感的细腻,前者通过音乐表达愁苦,后者则通过梦境与自然景象展现思念与孤独。两者均反映了女性在情感上的深刻体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集》
- 《古典诗词鉴赏》
- 《吴绡传记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