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西山》

时间: 2025-01-17 09:16:42

盘郁群山色,苍茫尽在西。

河流穿地出,石势与云齐。

鸾鹤凭虚度,芙蓉入望迷。

仙人不可接,上下此丹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盘郁群山色,苍茫尽在西。
河流穿地出,石势与云齐。
鸾鹤凭虚度,芙蓉入望迷。
仙人不可接,上下此丹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西山的壮丽景色,群山耸立,色彩盘郁,绵延不绝,尽在西方的苍茫之中。河流从大地中穿出,石头的高峻和云朵的形态相互辉映。鸾鸟和仙鹤在空中翱翔,令人迷醉,仿佛置身云中。遥远的仙人似乎无法相接,唯有那通往仙境的丹梯上下延伸。

注释:

字词注释:

  • 盘郁:形容山峦重叠,层叠而高耸。
  • 苍茫:形容景色辽阔而朦胧。
  • 穿地出:形容河流从地面流出,生动形象。
  • 石势:指山石的形势、气势。
  • 凭虚度:在空中悠然自得,形容飞翔的姿态。
  • 芙蓉:指芙蓉花,象征美丽,常用于描绘女子的容貌。
  • 丹梯:传说中的通往仙界的梯子,象征着通往理想境界的路径。

典故解析:

  • 仙人:在古代文学中,仙人代表着高洁、超凡的存在,常与理想、自由等主题相关。
  • 鸾鹤:在古代诗词中,鸾鹤常被用来象征高洁的生活和超然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丽京是清代的女诗人,她的诗作多以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为题材,风格清新,富有韵味。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追求,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

诗歌鉴赏:

《望西山》通过对西山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宏伟与神秘。开头的“盘郁群山色,苍茫尽在西”,让人感受到西山的巍峨壮丽,气势磅礴。诗中对山色的描绘,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观察,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与向往。接下来的“河流穿地出,石势与云齐”,则进一步描绘了河流与山石的关系,展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与壮丽。

“鸾鹤凭虚度,芙蓉入望迷”描绘了仙鹤与芙蓉的美丽,传达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中。最后一句“仙人不可接,上下此丹梯”,则通过“丹梯”这一意象,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人与仙人之间的距离,令人感到无奈与渴望。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引发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展现了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超然状态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盘郁群山色:描绘了西山的形态与色彩,展现其壮丽。
  2. 苍茫尽在西:强调了西方景色的辽阔,感觉深远。
  3. 河流穿地出:表现了河流的奔腾,生动自然。
  4. 石势与云齐:石头的巍峨与云朵的飘逸形成对比,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
  5. 鸾鹤凭虚度:描绘自然中的鸟类,传达自由的感觉。
  6. 芙蓉入望迷:用芙蓉花的美丽来比拟对自然的迷恋。
  7. 仙人不可接: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的无奈。
  8. 上下此丹梯:象征着通往理想境界的路径,给人无限遐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类情感相结合,增强诗的表现力。
  • 对仗:运用对仗工整的句式,使诗歌更具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事物以人的情感与行为,使景物更为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西山浩瀚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群山:象征着自然的伟大与永恒。
  • 河流: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希望。
  • 鸾鹤:象征高洁与自由。
  • 芙蓉:象征美丽与迷恋。
  • 丹梯:象征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苍茫”主要形容什么? A. 山的颜色
    B. 景色的辽阔
    C. 天空的高度
    答案:B

  2. 诗中“鸾鹤凭虚度”中的“凭虚”指的是什么?
    A. 依靠虚无的东西
    B. 在空中翱翔
    C. 无所事事
    答案:B

  3. “仙人不可接”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什么感受?
    A. 渴望
    B. 无奈
    C. 平静
    答案:A、B(均正确)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2.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展现壮观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

诗词对比:

  • 《望西山》与《山居秋暝》:两者均以自然景色为主题,但《望西山》更强调壮丽与理想追求,《山居秋暝》则更多地表现出宁静与内心的平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代诗词选》:收录了清代诗人的诸多作品,供读者欣赏与研究。
  2. 《古诗词鉴赏指南》:系统地介绍了古诗词的鉴赏技巧与背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