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草遍南国,烟笼柳万行。
鸦啼石城暮,云起蒋山苍。
龙虎千年峙,莺花六代荒。
长江呜咽水,原不为兴亡。
白话文翻译
南国的秋草遍地生长,烟雾笼罩着万条柳枝。
石城的黄昏中,乌鸦在鸣叫,云雾在蒋山上升起。
龙虎山巍然屹立千年,莺花却在六代之后仍显荒凉。
长江的水在呜咽流淌,实际上并不关心兴亡的更替。
注释
- 南国:指中国南方地区,通常气候温暖,秋草繁茂。
- 烟笼柳万行:形容烟雾缭绕,柳树成行,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
- 鸦啼:乌鸦的叫声,常常与阴郁的情景联系在一起。
- 石城:可能指的是历史悠久的城市,象征着人类的活动和兴衰。
- 云起蒋山苍:蒋山是地名,云的升起增添了苍茫的气氛。
- 龙虎千年峙:龙虎山是著名的山,象征着大自然的永恒。
- 莺花六代荒:莺花代表生命的繁荣,但六代的时间流逝后却显得荒凉。
- 长江呜咽水:长江的水流如同在哭泣,寓意历史的沧桑。
- 兴亡:指的是国家和王朝的更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丽京,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历史时期。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物为题,表达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许丽京的诗风清新脱俗,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
《金陵口占》写于作者游历金陵时,目睹自然景物之美和历史沉浮的感慨。金陵历史悠久,是多个朝代的都城,诗人正是在此地感受到兴亡更替的沉重与长江水流的无情。
诗歌鉴赏
《金陵口占》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南国秋景,抒发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首句“秋草遍南国”,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的秋天场景,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景色与情感的对比愈加鲜明。第二句中的“鸦啼石城暮”,不仅描绘了夕阳西下的凄凉,更暗示了历史的沉重和人世的无常。
诗人以“龙虎千年峙”来象征历史的永恒,而“莺花六代荒”则将人世的繁华与荒凉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时间的无情。最后一句“长江呜咽水,原不为兴亡”,则是整首诗的高潮,长江水流无情、悠悠,似乎在诉说着兴亡的无奈。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与对生命的感慨,具有强烈的哲理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草遍南国:描绘南方秋天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繁茂与丰富。
- 烟笼柳万行: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象征着某种神秘与悠远。
- 鸦啼石城暮:乌鸦的叫声与石城的背景,暗示着历史的沧桑。
- 云起蒋山苍:云雾缭绕,渲染了环境的苍凉感。
- 龙虎千年峙:表示自然的恒久,对比人世的短暂。
- 莺花六代荒:历史的变迁带来的荒凉感。
- 长江呜咽水,原不为兴亡:长江的无情流淌,隐喻对历史兴亡的漠然。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长江水的流淌比作悲泣,传递出历史的沉重感。
- 对仗:如“龙虎千年峙,莺花六代荒”,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长江水在“呜咽”,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揭示了兴亡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草:代表生命的丰盈,也暗示着秋天的凋零。
- 柳:象征柔美与哀愁,传达一种惆怅的情感。
- 鸦啼:与死亡、悲哀相关联,增添了诗的阴郁气氛。
- 长江:象征永恒与流动,隐喻历史的长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南国”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北方
- B. 南方
- C. 西方
-
“长江呜咽水,原不为兴亡”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历史的怀念
- B. 对自然的敬畏
- C. 对兴亡的漠然
-
“鸦啼石城暮”中的“鸦”象征什么?
- A. 喜悦
- B. 哀伤
- C. 希望
答案
- B. 南方
- C. 对兴亡的漠然
- B. 哀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描绘山中秋景,表现出恬淡的生活态度,与《金陵口占》的历史沉重形成对比。
- 《夜泊牛津》:表达对于人生的感慨,与《金陵口占》的主题相似,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创作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