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闻君近入焦山去,
欲访要离伴伯鸾。
一个蜗庐置何处?
漫山风雨黑如磐。
白话文翻译:
我听说你快要去焦山了,
我想去拜访你和离别的伴侣伯鸾。
可是我这个小蜗居到底放在哪里呢?
漫山的风雨,黑得像磐石一样。
注释:
字词注释:
- 君:指朋友或所敬重之人。
- 焦山:指焦山,位于今江苏省,是一个风景名胜区。
- 欲访:想要拜访。
- 离伴:离别的伴侣。
- 伯鸾:可能指古代某位知名的文人或朋友。
- 蜗庐:比喻简陋的小居所。
- 漫山:遍布山野。
- 黑如磐:形容风雨的黑暗,像磐石一样坚硬。
典故解析:
“焦山”在古代文人作品中常常作为寄情山水的象征,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追寻。伯鸾可能是诗人心中某位亲近的朋友,其形象在古诗中常与离别、友情等主题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遵宪(1848年-1905年),字季刚,号汀洲,晚号青莲,清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及翻译家,主张维新,积极参与社会变革。他的诗风注重表达个人情感与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作品多涉及时事、山水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岁暮怀人诗》系列诗作反映了黄遵宪在岁末时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此时正值清朝末年,国家风雨飘摇,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对友人情谊的珍视在诗中得以体现。
诗歌鉴赏:
《岁暮怀人诗 其二十五》通过简练而深刻的语言,勾勒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开篇提到“闻君近入焦山去”,立即将读者带入一个特定的环境,焦山的意象不仅是地理的描述,还蕴含着诗人对友人即将离去的惆怅与不舍。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欲访”的愿望,但却因“蜗庐”的局限而感到无奈,反映出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自身的渺小。
“漫山风雨黑如磐”则用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情绪。风雨交加,暗色的天空仿佛映照出诗人内心的沉重。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离去的惋惜,也有对自身处境的深思,展现了黄遵宪诗作中常见的忧国忧民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闻君近入焦山去:听说你要去焦山,暗示距离的加深与离别的临近。
- 欲访要离伴伯鸾:想要去拜访你和即将离开的朋友,表现出对友谊的渴望。
- 一个蜗庐置何处:小小的住所放在哪里,反映出诗人对自我及生活的迷茫和无奈。
- 漫山风雨黑如磐:描绘大自然的恶劣环境,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心境的沉重。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欲访要离”,形式上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蜗庐”比喻自己的简陋境地,生动形象。
- 意象:风雨、黑色等意象渲染了诗的情绪,使情感更加深刻。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离别的无奈,表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思考。通过描绘自然的风雨与自身的渺小,传达出一种孤独和惆怅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焦山:象征友谊的寄托与思念的去处。
- 蜗庐:象征诗人自身的卑微与对生活的无奈。
- 风雨:象征外界环境的恶劣,映射内心的苦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焦山”,它代表什么?
- A. 诗人的住所
- B. 友人的去处
- C. 国家
- D. 自然景观
-
“漫山风雨黑如磐”中的“黑如磐”意指?
- A. 颜色
- B. 坚硬
- C. 暗淡
- D. 无情
答案: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黄遵宪与王维的诗风都有对自然的思考,但黄遵宪更倾向于表达个人情感,对友人的思念和忧国之情更为明显;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与人心的和谐。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黄遵宪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