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云山居 其一》

时间: 2025-01-01 13:50:12

鸟语晚更好,山风秋转凉。

心閒日自永,簟冷梦尤长。

赤荐新舂稻,清添旧荫香。

此身归有地,去路尚何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藏云山居 其一
作者: 李之仪 〔宋代〕

鸟语晚更好,山风秋转凉。
心閒日自永,簟冷梦尤长。
赤荐新舂稻,清添旧荫香。
此身归有地,去路尚何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山居的宁静与悠闲。傍晚时分,鸟儿的鸣叫显得格外动听,山风吹来,带着一丝凉意。心情悠闲时,日子自然会显得漫长,凉席变冷,梦境也更加悠长。新舂的稻米散发着香气,旧有的树荫则更添清凉。此身虽归于此地,离开的时候又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注释

鸟语:鸟儿的鸣叫,传达自然的声音。
晚更好:傍晚的时光显得更加美好。
山风:山中的风,清新而凉爽。
心閒:心情悠闲,内心宁静。
簟冷:凉席的凉意,暗示天气变凉。
赤荐:新舂的稻米,象征丰收的喜悦。
归有地:归属之地,表示安定与归宿感。
去路尚何妨:离开的路途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典故解析

此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历史典故,但其表达的隐逸生活理念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相似之处,反映了诗人向往自然、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之仪,字君实,号东篱,宋代诗人,因其作品清新脱俗而受到后世推崇。他的诗风多描绘自然山水,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李之仪隐居山林之时,正值秋季,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藏云山居 其一》是一首描写秋天山居生活的诗,展现了诗人李之仪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心旷神怡。首句“鸟语晚更好”便以生动的鸟鸣引入,给人一种温馨的氛围。随着“山风秋转凉”的描写,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凉爽的秋日傍晚,透过自然的变化,传达出内心的宁静。

接下来的“心閒日自永,簟冷梦尤长”,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与悠闲的感觉。心情悠闲,时间仿佛也变得更加漫长,梦境更是因为凉席的冰冷而愈加悠远,传达出一种脱离世俗纷扰的超然境界。

后两句“赤荐新舂稻,清添旧荫香”,通过新稻的香气和旧树的荫凉,表达了丰收的喜悦与自然的亲密感。最后一句“此身归有地,去路尚何妨”则点明了诗人对归属感的追求,表达了对于未来的无畏与洒脱,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出一个秋日的宁静山居,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感受,将自然与内心的和谐统一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深思与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鸟语晚更好:在傍晚时分,鸟儿的歌唱显得尤为动人,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2. 山风秋转凉:随着秋季的来临,山中的风变得凉爽,提示了季节的变迁。
  3. 心閒日自永:心情悠闲时,日子会显得更加漫长,反映出内心的宁静。
  4. 簟冷梦尤长:凉席冷却,梦境也显得更为悠长,暗示着舒适与宁静的体验。
  5. 赤荐新舂稻:新收割的稻米散发着香气,象征丰收的喜悦。
  6. 清添旧荫香:旧树的荫凉和香气更加清新,表现出自然的亲密感。
  7. 此身归有地:表达诗人对归属感的追求,强调安全与安定。
  8. 去路尚何妨:离开的时候又有什么可担心的,表现出对未来的洒脱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鸟语”及“山风”等自然元素来比喻内心的宁静。
  • 对仗:如“心閒日自永,簟冷梦尤长”,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新稻与旧荫形成对比,传达丰收与安逸的主题。

主题思想:全诗传达了对自然山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宁静、安定生活的追求,揭示了诗人对外界纷扰的淡泊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鸟语:象征自然的声音,带来生机和活力。
  • 山风:代表自然的清新与凉爽,传达季节的变化。
  • 新舂稻:象征丰收的喜悦与生活的美好。
  • 旧荫:象征过往的安慰与宁静。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理想描绘,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鸟语晚更好”中的“鸟语”指的是什么? A. 鸟的歌唱
    B. 鸟的形态
    C. 鸟的栖息地

  2. “心閒日自永”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忧虑
    B. 悠闲
    C. 疲惫

  3. 诗人对“去路尚何妨”的态度是? A. 担忧
    B. 洒脱
    C. 恐惧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隐逸生活的理想与自然和谐的境界。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李之仪的《藏云山居 其一》与陶渊明的《饮酒》系列有相似之处,均通过自然景色传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李之仪更加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洒脱,而陶渊明则更多描绘田园的美好与丰收。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选》 - 收录李之仪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对古诗词的分析与解读。
  3. 《陶渊明集》 - 了解隐逸生活的思想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