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流遇潘子真,出斯文相示,因置酒。子真,》
时间: 2025-01-14 11:06:5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合流遇潘子真,出斯文相示,因置酒。子真,
山谷老子久不见,豫章诗人何许来?
章江未觉清澈骨,西山一带寒烟开。
文章明镜现诸相,句律蛰户惊春雷。
红炉劝坐且一醉,为我更赋扬州梅。
白话文翻译:
在合流的地方遇到了潘子真,彼此相互显示文采,因此摆下酒席。子真,
在这山谷中,老子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豫章的诗人又是哪位呢?
章江的水流似乎还未意识到它的清澈,西山的寒烟逐渐开始散开。
文章如明镜般映照出各种形象,句子的律动像惊雷一样震撼了春天。
红炉旁劝我坐下且痛饮,为我再作一首关于扬州梅的诗。
注释:
- 合流:指两条河流汇合的地点。
- 子真:指潘子真,可能是作者的友人或同道。
- 豫章:古地名,现为江西省南昌市。
- 章江:指章江河流,源于豫章地区。
- 文章明镜:比喻文章清晰明了。
- 句律:指诗词的格律和句式。
- 红炉:指熏炉或火炉,象征温暖和酒席。
典故解析:
“老子”指道家创始人老子,诗中提到老子久不见,可能暗示对道家思想的向往或对往昔的追忆。“豫章诗人”则表现出对文人雅士的渴望与尊敬。“扬州梅”可理解为扬州地区盛开的梅花,象征着清雅与高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之仪,字承熙,号南园,宋代诗人,以词见长,兼擅诗文,风格清新、婉约,常表现对自然与人情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一次聚会中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美好自然的赞美,反映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开头便以“合流遇潘子真”引子,勾勒出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诗中通过对山谷、江河及西山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清丽与诗人心境的恬淡。李之仪以“文章明镜”比喻其诗文的清晰,展示了他对文采的自信与追求。最后一句“红炉劝坐且一醉”为全诗的高潮,表达了在友人相聚时的惬意与豪情,同时也在暗示要在这醉意中更写出美好的诗篇。
诗词解析:
- 第一句分析:“合流遇潘子真”表达了一种机缘巧合的友谊。
- 第二句分析:“山谷老子久不见”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孤独感。
- 第三句分析:“章江未觉清澈骨”反映出对自然美的感悟。
- 第四句分析:“文章明镜现诸相”展现了诗歌的力量。
- 第五句分析:“红炉劝坐且一醉”则是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享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文章明镜”将文章比作明镜,形象生动。
- 对仗:如“章江未觉清澈骨,西山一带寒烟开”,形成了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际交往,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在生活中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山谷:象征静谧与思考的空间。
- 章江:象征流动与生命的源泉。
- 红炉:象征温暖与聚会的氛围。
- 扬州梅:象征高洁与文人的风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豫章”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江西
- B. 湖南
- C. 安徽
- D. 福建
-
“文章明镜现诸相”中的“明镜”比喻什么?
- A. 文章的清晰
- B. 自然的美丽
- C. 友谊的真诚
- D. 生活的乐趣
-
诗中“红炉劝坐且一醉”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忧伤
- B. 享受生活
- C. 对自然的感慨
- D. 对历史的思考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斗船》(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李白与李之仪:李白的诗歌多表现豪放不羁,而李之仪则更显细腻与婉约。
- 同一题材的作品:如《春江花月夜》同样描绘了自然与人情的交融,但风格与情感基调各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辞典》
- 《李之仪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