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醉透香浓斗帐》

时间: 2025-01-01 12:58:34

醉透香浓斗帐,

灯深月浅回廊。

当时背面两伥伥,

何况临风怀想。

舞柳经春只瘦,

游丝到地能长。

鸳鸯半调已无肠,

忍把么弦再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江月·醉透香浓斗帐
作者:李之仪 〔宋代〕

醉透香浓斗帐,灯深月浅回廊。
当时背面两伥伥,何况临风怀想。
舞柳经春只瘦,游丝到地能长。
鸳鸯半调已无肠,忍把么弦再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醉酒后的情景,香气浓郁的帐篷里,灯光昏暗,月色微弱,走廊里显得有些朦胧。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两个人依偎在一起,但如今却只剩下孤独的思念。春天的柳树舞动得愈发纤细,游丝飘落到地面上依然延续着。鸳鸯的曲调已经调到一半,令人心痛,难忍再将琴弦拨响。


注释:

字词注释:

  • 醉透:形容酒醉得很深。
  • 斗帐:帐篷,古代的酒席或聚会常用的遮蔽物。
  • 伥伥:指形容人孤单,像是鬼魂一样。
  • 游丝:指空中飘荡的细丝,常用来比喻离愁别绪。
  • 鸳鸯:象征情侣,诗中提到的“半调”,意味着感情未尽。

典故解析:

  • :春天的柳树常被用来象征离别和思念,古诗词中常见。
  • 鸳鸯:在中国文化中,鸳鸯是忠诚爱情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之仪,宋代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词句而闻名于世。他的词风清新,往往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爱情的细腻描绘。

创作背景:
《西江月·醉透香浓斗帐》可能是在一次聚会或饮酒后,作者对往日情景的追忆与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对恋爱与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西江月·醉透香浓斗帐》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失去恋情的惆怅。开头的“醉透香浓斗帐”,即刻引发读者的想象,似乎能感受到那种温暖而亲密的氛围。随着诗句的深入,作者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柳树的纤细与游丝的飘荡,象征着逝去的青春与爱情的脆弱。整首词的情感是由浓到淡,最后以“忍把么弦再上”收尾,既有不舍又有无奈,流露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李之仪通过巧妙的意象运用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情感细腻与深邃,令人倍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醉透香浓斗帐:描绘酩酊大醉的情景,帐篷中香气四溢。
  2. 灯深月浅回廊:光线昏暗,月光微弱,回廊似乎笼罩着一层朦胧的情绪。
  3. 当时背面两伥伥:回忆往昔,两人相拥而坐,形影相依。
  4. 何况临风怀想:更何况在微风中独自怀念,思绪愈发浓烈。
  5. 舞柳经春只瘦:春天的柳树在风中摇曳,似乎也显得愈发纤细。
  6. 游丝到地能长:游丝飘落在地,长久不散,象征着思念的延续。
  7. 鸳鸯半调已无肠:鸳鸯的曲调已调至一半,令人心碎。
  8. 忍把么弦再上:心中难忍再拨琴弦,情感的纠结与无奈展露无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树和游丝比作情感,形象生动。
  • 拟人:赋予柳树以“舞”的动作,增加了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字句对称,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往昔爱情的追忆与对失去的惆怅,抒发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爱情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香浓:象征爱情的芬芳与甜蜜。
  • 灯深月浅:暗示情感的微弱与不安。
  • :象征春天与离别的伤感。
  • 游丝:象征思念与无尽的情感牵挂。
  • 鸳鸯:象征爱情的忠贞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香浓斗帐”指的是什么场景?

    • A. 酒席
    • B. 庭院
    • C. 书房
  2. “舞柳经春只瘦”中的柳象征着什么?

    • A. 离愁
    • B. 欢聚
    • C. 富贵
  3. “鸳鸯半调已无肠”表达的情感是?

    • A. 快乐
    • B. 忧伤
    • C. 愤怒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秦观《鹊桥仙》

诗词对比:
李之仪《西江月》和李清照《如梦令》均表达了对爱情的怀念,但李之仪更侧重于孤独与思念,而李清照则更强调对美好时光的缅怀。两者都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李之仪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