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归次沙头宿龚氏草堂夜雪怀臞仙
——吴茝 〔清代〕
消息江湖断,天涯怅盍簪。
琴书高阁迥,风雪夜堂深。
蜡泪铜盘腻,苔纹石齿侵。
谁怜倦游客,醉墨此题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夜雪中归宿于龚氏草堂,思念隐士的情感。诗的开头说:江湖的消息已经断绝,让我在这广阔的天涯之中感到失落与惆怅。接着,诗人描绘了高阁中的琴书显得格外孤寂,风雪交加的夜晚更显草堂的幽深。接下来的句子用“蜡泪”和“铜盘”映衬了悲伤的气氛,苔藓的纹路逐渐侵蚀着石头,象征着岁月的无情。最后一句发出感慨,谁能怜惜这疲惫的旅人呢?只好醉心于墨迹,抒发胸中的情怀。
注释:
- 消息江湖断:指的是对外界信息的隔绝,象征着孤独。
- 怅盍簪:怅惘与无奈,盍簪是一种古代的头饰,象征离别或旧时旧物。
- 琴书高阁迥:高阁中有琴和书,象征着文人雅士的生活,显得孤独且遥远。
- 风雪夜堂深:描写风雪交加的夜晚,草堂显得更为深邃。
- 蜡泪铜盘腻:蜡烛的泪滴在铜盘上,形象生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悲伤的积累。
- 苔纹石齿侵:苔藓覆盖在石头上,象征岁月的侵蚀。
- 倦游客:疲惫的旅人,反映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 醉墨此题襟:沉醉于书写之中,表达诗人的情感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茝,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观察,情感深沉,风格典雅。其诗歌多描写隐逸生活和对古代文人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寒冷的夜晚,诗人或许正身处于龚氏草堂,感受到外界的孤寂与内心的忧伤,因而写下此诗以表达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清冷的意境,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深刻体会。诗的开头以“消息江湖断”引入,直接表达了作者身处寂静环境中与外界隔绝的状态,感受到一丝惆怅。“琴书高阁迥”则塑造了一个高雅而又孤独的文人空间,琴与书的意象体现了文人的理想生活,但此时却显得格外孤寂,仿佛在呼唤着某种失落感。
随着“风雪夜堂深”的描写,夜晚的寒冷与风雪的侵袭,不仅让人感受到环境的恶劣,也映衬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接下来的“蜡泪铜盘腻”则极具感染力,蜡烛流下的泪水仿佛是时间在流逝,带走了多少温情与思绪。苔藓的蔓延象征着岁月的无情,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
最后一句“谁怜倦游客,醉墨此题襟”令人深思,诗人自怜其身,表达了对外界的无奈与对自我的解脱。醉墨书写,虽是借笔抒情,但也显示出对现实的逃避与对理想的追求。整首诗在抒情中蕴含了对生命的思考,令人感到深邃与悠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消息江湖断:表达对外界信息的失联,内心的孤寂感。
- 天涯怅盍簪:在广阔的天地间感到无奈与失落。
- 琴书高阁迥:高阁中的琴与书,象征孤独的文人生活。
- 风雪夜堂深:描绘夜晚的寒冷与草堂的幽深,增强诗的氛围。
- 蜡泪铜盘腻:蜡烛在铜盘上留下的泪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悲伤。
- 苔纹石齿侵:岁月的侵蚀,暗示生命的无情。
- 谁怜倦游客:自我感叹,表达对他人理解的渴望。
- 醉墨此题襟:通过书写寄托情感,寻求内心的安慰。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蜡泪铜盘腻”,通过形象的比喻表达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沉淀。
- 对仗:诗句之间有一定的对仗工整,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如“蜡泪”,赋予物体以人的情感,使得情景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描绘,表达了对孤独生活的感慨与对隐逸之人的向往,展现了作者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湖:象征外部世界与人际关系的断绝。
- 琴书:象征文人雅士的生活和内心的追求。
- 风雪:象征外部环境的恶劣与孤独感。
- 蜡泪: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悲伤。
- 苔纹:象征岁月的侵蚀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消息江湖断”意味着什么? A. 信息畅通
B. 与外界隔绝
C. 生活富足
D. 旅程愉快 -
“琴书高阁迥”中的“高阁”象征什么? A. 富贵
B. 孤独
C. 快乐
D. 忘忧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欢喜
B. 失落
C. 愤怒
D. 满足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头》——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夜泊牛头》中,诗人同样展现了对孤独的感慨与思乡之情,虽然背景与情境不同,但情感上却有相似之处。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描绘了夜晚的孤独与对亲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在逆境中的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十九首解读》
- 《李白杜甫诗词鉴赏》
以上是对《归次沙头宿龚氏草堂夜雪怀臞仙》的详细解析与学习内容,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