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山》

时间: 2025-01-01 16:25:11

临塘古庙一神仙,绣幌花容色俨然。

为逐朝云来此地,

因随暮雨不归天。

眉分初月湖中鉴,香散馀风竹上烟。

借问邑人沈水事,已经秦汉几千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塘古庙一神仙,绣幌花容色俨然。
为逐朝云来此地,因随暮雨不归天。
眉分初月湖中鉴,香散馀风竹上烟。
借问邑人沈水事,已经秦汉几千年。

白话文翻译:

在古老的塘边庙宇里,有一位神仙,她的绣帷和花容都显得庄重而美丽。
她为了追逐清晨的云彩来到这里,却因随著黄昏的雨水而不再回归天上。
她的眉眼如同初月,在湖水中映照,香气随风散去,竹子上的烟雾缭绕。
我问当地人关于沈水的事情,已经历经了秦汉几千年。

注释:

  • 临塘:指临近水塘,常用来描绘宁静的环境。
  • 神仙:指神灵或仙人,具有超凡的特质。
  • 绣幌:绣花的帷幕,形容华美的装饰。
  • 逐朝云:追逐早晨的云彩,表达一种轻灵的意象。
  • 暮雨:黄昏时的雨,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沈水:指沈水河,历史悠久的河流。

典故解析:

“秦汉几千年”指的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秦汉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诗中通过问询地方历史,表现出对历史的敬畏与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隐,唐代诗人,字梦阮,号青莲居士,生于晚唐,擅长诗歌,尤其以写景抒情而闻名。他的诗歌常常体现出浓厚的抒情风格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姥山》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观,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庙和其周围自然环境的和谐美。诗的开头通过“临塘古庙一神仙”引入,神仙的形象既神秘又生动,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接着,诗人描绘了神仙追逐云彩的动态,传达出一种清新而自由的意境,而随后的“因随暮雨不归天”则增添了几分幽怨与惆怅,暗示了人世间的无常与变迁。

“眉分初月湖中鉴”用优美的比喻描绘了神仙的美貌,湖水的倒影与初月的清辉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梦幻的氛围。而“香散馀风竹上烟”则描绘了香气随风飘散,竹林间轻烟缭绕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诗的意境。

最后,诗人通过向当地人询问沈水的历史,表达了对历史悠久的敬畏,展现出一种对文化传承的关注。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更蕴含了对历史、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临塘古庙一神仙:古庙坐落在水塘边,隐喻一位仙人。
  2. 绣幌花容色俨然:神仙的容貌和衣饰华丽而庄重。
  3. 为逐朝云来此地:她为了追逐清晨的云彩而来到这里。
  4. 因随暮雨不归天:因黄昏的雨水,她未能返回天上。
  5. 眉分初月湖中鉴:她的眉眼如同初月,在湖中倒影。
  6. 香散馀风竹上烟:香气随风飘散,竹林上升起青烟。
  7. 借问邑人沈水事:我向当地人询问关于沈水的事情。
  8. 已经秦汉几千年:沈水的历史已经有几千年,表达时间的悠久与渊源。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眉分初月”,将美貌比作初月,生动形象。
  • 拟人:将神仙的动态赋予生动情感,增强表达的感染力。
  • 对仗:如“香散馀风竹上烟”,展现了音韵的和谐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神仙形象,表达了人对自然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历史的反思,呈现出一种既清丽又深邃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神仙:象征着超脱尘世的理想与美好。
  • 湖水:反映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 香气:象征着美好的事物与记忆。
  • 竹林:体现了自然的清幽与静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神仙是在哪个地方?
    A. 山上
    B. 湖边
    C. 古庙
    D. 森林

  2. 诗中提到的“沈水”历史可以追溯到哪个朝代?
    A. 唐朝
    B. 宋朝
    C. 秦汉
    D. 明朝

  3. 诗中“眉分初月”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哀伤
    B. 美丽
    C. 忧愁
    D. 自由

答案:

  1. C. 古庙
  2. C. 秦汉
  3. B. 美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自然与宁静的意境。
  • 李白的《庐山谣》:表达对自然的敬仰与哲思。

诗词对比:

  • 《姥山》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观展现人文情感,但《姥山》更多关注历史的沉淀,而王维则更强调友谊与离别之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罗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