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时间: 2025-01-14 03:28:19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大漠中的沙子像雪一样白,燕山的月亮像钩子一样弯。什么时候才能骑上金饰的马,快快在清爽的秋天里驰骋呢?

注释:

  • 大漠:广阔的沙漠,象征着孤独与荒凉。
  • 沙如雪:比喻沙子洁白如雪,形容沙漠的辽阔与美丽。
  • 燕山:指燕山山脉,位于中国北部,是诗中重要的地理意象。
  • 月似钩:月亮的形状像钩子,形象生动。
  • 金络脑:指的是马的金质装饰,象征着富贵和威风。
  • 快走踏清秋:期待在清爽的秋日里骑马疾驰,表现出对自由和豪情的向往。

典故解析:

本诗中并没有直接涉及具体的典故,但“金络脑”可以看作是古代骑士的象征,反映了诗人对骑马游历、追求自由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贺,唐代著名诗人,以其个性鲜明的诗风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壮丽自然和豪放人生的追求,风格独特,常常运用奇特的意象和修辞。

创作背景:

李贺生活在唐代中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创作,往往寄托了对自由、豪情的向往与对现实的逃避。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大漠和燕山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广阔而又孤独的意境。开头两句“沙如雪”和“月似钩”,运用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示了诗人眼中的自然美景,既有视觉的冲击力,又传达出一种孤寂的情感。接下来的“何当金络脑”,则是诗人对未来的向往与渴求,表现出对自由驰骋的憧憬。在清秋的背景下,诗人渴望摆脱束缚,快意人生。

整首诗的情感充满了豪情和对自由的渴望,尤其是在“快走踏清秋”中,诗人希望能够在这美好的季节中尽情奔跑,抒发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大漠沙如雪:描绘了大漠的景象,沙子洁白如雪,强调了荒凉之美。
  2. 燕山月似钩:燕山的月亮如钩,生动形象,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3. 何当金络脑:表达了诗人对骑马的向往,金饰的马象征着富贵和尊贵的地位。
  4. 快走踏清秋:期待在清冷的秋天里骑马快走,表现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沙如雪”、“月似钩”,生动形象。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动荡时代中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大漠:象征着孤独与广阔,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 :洁白而冷清,暗示了诗人的孤独感。
  • 燕山:作为背景,增加了诗的层次感与地理意象。
  • :象征着希望与梦想。
  • 金络脑:代表着诗人对高贵生活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大漠沙如雪”中“沙”形容了什么? A. 美丽 B. 荒凉 C. 温暖

  2. “何当金络脑”中的“金络脑”指的是什么? A. 金属的马具 B. 一种饮品 C. 一种乐器

  3. 本诗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失落 B. 渴望自由 C. 忧伤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高适《别董大》

诗词对比:

比较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其五》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均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和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但李贺的诗更侧重于对孤独和豪情的表达,而王之涣则更强调对远方的追寻与展望。两首诗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贺诗选》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