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片云如断山,半掩林下宅。
前路荷锄归,时逢采芝客。
白话文翻译:
一片片的云朵像断裂的山脉,半遮住了林间的住宅。
前方的道路上,挑着锄头正往家归来,恰好遇见来采摘灵芝的客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片云:指零散的云朵。
- 如断山:像是断裂的山一样,形容云的形态。
- 半掩:半遮住,隐蔽的意思。
- 林下宅:林子底下的住宅。
- 荷锄归:挑着锄头回家,通常指农人下田归来。
- 采芝客:采摘灵芝的客人,灵芝是一种珍贵的药材,象征着长生与健康。
典故解析:
- 采芝:在古代文化中,灵芝常被视为仙草,采摘灵芝的行为常与追求长生不老、追求道教的理念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国梁,清代诗人,生平及具体生卒年份不详。他的诗作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农人生活,语言清新质朴,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山行》创作于一个山野田园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这个时期,清代社会较为安定,诗人往往会借助自然景色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山行》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的美景和乡村的生活场景。首句“片云如断山”,通过生动的比喻,将云朵与山脉相联系,展现出一种空灵的意境。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宁静优美,也给人一种澄清明朗的感觉。接下来的“半掩林下宅”,则通过“半掩”这一细腻的描写,呈现出一种幽深的居住环境,仿佛隐秘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令人向往。
第三句“前路荷锄归”,画面感极强,展现了农人辛勤劳动后的归途,既体现了劳动的美好,也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图景。最后一句“时逢采芝客”,则引入了另一种角色,采芝客的出现,使得这幅山行图景更加生动,也暗示了对自然资源的珍视与追求,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对劳动的热爱,表现了农村生活的恬淡与宁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片云如断山:通过“如”字把云与山作对比,形象而有趣。
- 半掩林下宅:隐喻着一种与自然融合的生活状态。
- 前路荷锄归:表现了农人的朴实与勤劳。
- 时逢采芝客:引入了其他人物,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片云”比作“断山”,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对仗:上下句结构工整,形成和谐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表现了农村生活的宁静和美好,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片云:象征着自然的自由与纯净。
- 林下宅:代表着人类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荷锄:象征着劳动与生活的真实。
- 采芝客:代表着对自然资源的珍惜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本诗中“片云如断山”主要表达了什么意象?
- A. 劳动的艰辛
- B. 自然的美丽
- C.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采芝客”主要代表了对__的追求。
-
判断题:整首诗表达了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对/错)
答案:
- B
- 自然资源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更多地表达了诗人的孤寂与思考。
- 《登高》:则通过高处的视角,表现对人生的感悟与忧思,虽然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 李国梁生平与诗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