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遣西楼对玉函,
宋谯频缀副车衔。
今年重污花前酒,
犹是扬州别驾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与感慨。诗人不愿意让西楼的景色与玉函山相对而望,似乎是怀念过去的美好。每年在这里的酒宴上,依然是那身扬州的别驾衫,尽管今年的酒席却显得有些污浊,带着些许伤感。
注释:
- 西楼:指代诗人所处的楼阁,象征孤独与思念。
- 玉函:比喻美好的事物或回忆,可能指代美好的景色或特定的情感。
- 宋谯:特指一种地方,用于引入诗人对往事的追忆。
- 副车衔:可能指代诗人的身份或地位,暗示其与地方文化的关系。
- 重污:意指“再次”或“再一次”,表明对过去的追忆。
- 花前酒:指在花前饮酒,象征着美好的时光。
- 扬州别驾衫:指的是扬州的官员服装,暗示着诗人的身份与地位。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扬州别驾”反映了宋代地方官员的身份,别驾是对地方官员的一种尊称,常用于诗词中以表示对官场的向往或怀念。同时,“花前酒”也常见于古诗中,象征着美好时光与欢聚的场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字允和,号止庵),宋代初期的诗人、词人和文学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晁补之的作品多关注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融合,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交替之际。诗人通过对过去的追忆,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谯都对酒忆玉函山》展现了晁补之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诗的开头“不遣西楼对玉函”,即表明诗人不愿意让现实的美景与回忆中的美好相对比。这里的西楼与玉函山,象征着孤独与美好,似乎是在表达一种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接下来的“宋谯频缀副车衔”,则隐含了对往日身份的渴望与对生活的感慨。诗人在回忆中,感受到的是一种失落感,尤其是“今年重污花前酒”,用“重污”来形容当下的酒席,暗示着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最后一句“犹是扬州别驾衫”,不禁让人联想到曾经的风光与荣耀,然而如今只剩下回忆中的美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深切思索,折射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怀旧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遣西楼对玉函:诗人不想让西楼的景象与玉函山对望,意在表达对美好回忆的珍视。
- 宋谯频缀副车衔:提到宋谯,表明诗人对往事的怀念,可能是指与身份、地位相关的情感。
- 今年重污花前酒:今年的酒席显得有些污浊,暗示现实的失落与对过去的追忆。
- 犹是扬州别驾衫:依然是那身扬州的官服,象征着过去的荣耀与身份。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中有明显的对仗结构,如“西楼”与“玉函”。
- 比喻:用“玉函”比喻美好回忆。
- 象征:别驾衫象征着身份与地位。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楼:象征孤独与思念。
- 玉函:象征美好与珍贵的回忆。
- 花前酒:象征欢聚与美好时光。
- 扬州别驾衫:象征身份与地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玉函”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美好的回忆
C. 官员的身份
D. 诗人的孤独 -
“今年重污花前酒”中的“重污”指的是什么? A. 酒已变质
B. 过去的美好
C. 现实的失落
D. 未来的希望 -
诗人提到的“扬州别驾衫”象征什么? A. 诗人的成就
B. 诗人的失落
C. 诗人的身份
D. 诗人的情感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可以将晁补之这首诗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两者均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但晁补之更加强调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孤独与自由的向往。此种对比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