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浣溪沙(樱桃)
作者: 晁补之 〔宋代〕
雨过园亭绿暗时。
樱桃红颗压枝低。
绿兼红好眼中迷。
荔子天教生处远,
风流一种阿谁知。
最红深处有黄鹂。
白话文翻译:
雨过之后,园亭的绿意显得更加幽暗。樱桃的红果低低地压在枝头。绿叶和红果交相辉映,让人眼花缭乱。荔枝的生长之地远在天边,这种风流的美好又有谁能理解呢?在最红的地方,隐隐传来黄鹂的鸣叫。
注释:
- 浣溪沙:词牌名,源于唐代,后多用于表达细腻的情感。
- 樱桃:一种小果,红色,象征美好和甜蜜。
- 荔子:荔枝,热带水果,常与樱桃相提并论。
- 黄鹂:一种鸟,鸣声清脆,常被用来象征春天和美好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1057-1122),字公辅,号了无,宋代诗人,擅长词、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该词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希望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浣溪沙(樱桃)》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樱桃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篇“雨过园亭绿暗时”,通过描写雨后园亭的幽暗,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着通过“樱桃红颗压枝低”,直接呈现出樱桃的诱人景象,生动地展现出自然的美。这一系列图景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更通过“绿兼红好眼中迷”传达了诗人内心的迷醉与陶醉。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提到荔子生处远,暗示美好的事物往往难以得知,既有对美的渴望,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最后一句“最红深处有黄鹂”,以黄鹂的鸣叫作为点睛之笔,既增添了诗的生动感,也象征着春天的希望与美好的情感。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美的迷人和诗人内心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雨过园亭绿暗时:雨后,园亭的绿色更加暗淡,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幽静的氛围。
- 樱桃红颗压枝低:樱桃果实红艳,因其沉重而低垂,展现了丰收的喜悦。
- 绿兼红好眼中迷:绿叶和红果交相辉映,使人目不暇接,感到迷醉。
- 荔子天教生处远:荔枝生长的地方远在天边,暗示美好的事物往往遥不可及。
- 风流一种阿谁知:这种美好而风流的状态又有谁能理解呢?流露出对理解与共鸣的渴望。
- 最红深处有黄鹂:在最红的樱桃深处,隐隐传来黄鹂的鸣叫,增添了诗的生动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与拟人:通过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结合,使得诗句生动而富有情感。
- 对仗:如“绿兼红好眼中迷”,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渴望。通过对樱桃的描绘,诗人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反思。
意象分析:
- 樱桃:象征青春、爱情和希望。
- 荔子:代表遥远的美好与追求。
- 黄鹂:象征春天、自由与生命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果实是什么?
- A. 苹果
- B. 樱桃
- C. 荔枝
-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鸟是什么?
- A. 燕子
- B. 黄鹂
- C. 麻雀
-
“雨过园亭绿暗时”中,雨后的园亭呈现的是何种状态?
- A. 明亮
- B. 幽暗
- C. 热闹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杜甫
- 《山居秋暝》:王维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浣溪沙》同样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思考,但李白更侧重于情感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而晁补之则更关注自然的美与人生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