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迈挽诗》
时间: 2025-01-17 10:06: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鸣嘤出谷邈难亲,
断雁辞行不可群。
论事期期箝在口,
逢人頟頟齿穿龈。
乾坤许阔犹有碍,
风雨满前如不闻。
肠断天津邵夫子,
东篱掩泪立孤云。
白话文翻译
鸣叫的鸟儿从山谷飞出,却难以亲近;
离群的孤雁告别了同伴,无法再聚。
谈论事情时,心中有许多话却被压抑;
遇到人时,嘴里咬着牙,心中不已。
天地虽广,却仍有阻碍;
风雨交加,眼前的景象似乎听不见。
我心痛如绞,想起了天津的邵夫子;
在东篱下默默流泪,独自面对云朵。
注释
- 鸣嘤:鸟鸣声,形容鸟儿的叫声。
- 邈:遥远、难以亲近。
- 断雁:指孤独的雁,不再成群,象征孤独。
- 论事:谈论事情。
- 期期:形容频繁、不断。
- 箝:压制,捉住。
- 頟頟:咬牙切齿,形容心中愤懑。
- 乾坤:天地。
- 风雨满前:前面风雨交加的景象。
- 天津邵夫子:指的是邵雍,字子华,号安期生,北宋著名的哲学家、诗人。
- 东篱:指东边的篱笆,象征隐逸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了翁(约1095-约1145),字时中,号阮亭,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及散文,其作品常体现出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的观察。他的诗风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为魏了翁对李德迈的挽诗,李德迈是魏了翁的友人,二人有深厚的交情。诗中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哀思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
诗歌鉴赏
《李德迈挽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友人李德迈的深切怀念与悲痛之情。开头两句以“鸣嘤出谷邈难亲,断雁辞行不可群”描绘了鸟儿和孤雁的意象,生动地表现出孤独与失去的无奈。接下来的“论事期期箝在口,逢人頟頟齿穿龈”则揭示了作者内心的抑郁和压抑,令人感受到一种深重的悲伤。
“乾坤许阔犹有碍,风雨满前如不闻”进一步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力感,尽管天地辽阔,但内心的障碍却难以逾越,外界的风雨也使得这份孤寂感愈发沉重。结尾的“两句”则以对邵夫子的追忆为线索,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怀念和无尽的感伤。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友人的追思,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展示了魏了翁深厚的诗歌造诣和对人际关系的敏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鸣嘤出谷邈难亲:鸟儿从山谷飞出,虽然鸣叫,但难以亲近,表达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
- 断雁辞行不可群:孤雁告别同伴,无法再聚,象征孤独和分离的痛苦。
- 论事期期箝在口:想要谈论事情却无法言说,心中满是委屈与愤懑。
- 逢人頟頟齿穿龈:与人相遇时,心中愤懑,咬牙切齿,表达强烈的情感。
- 乾坤许阔犹有碍:天地虽广,但仍有束缚与障碍,反映出内心的无奈。
- 风雨满前如不闻:前方的风雨交加,似乎完全无视,表现出对现实的逃避与无力感。
- 肠断天津邵夫子:对朋友邵夫子的深切怀念,表达了内心的悲痛。
- 东篱掩泪立孤云:在东篱下默默流泪,象征孤独和对友人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鸣嘤出谷”暗喻孤独的心境。
- 对仗:如“论事期期箝在口”“逢人頟頟齿穿龈”,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情感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孤独、失去和怀念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刻哀悼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浓厚的悲伤氛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鸣嘤:鸟鸣,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由。
- 孤雁:代表孤独与离别。
- 风雨:象征生活中的艰难与困扰。
- 东篱:隐逸的象征,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鸣嘤”指的是什么?
- A. 鸟鸣声
- B. 风声
- C. 雨声
-
“断雁辞行”中“断雁”象征什么?
- A. 友谊的破裂
- B. 孤独和失去
- C. 生命的结束
-
作者怀念的友人是谁?
- A. 邵夫子
- B. 李德迈
- C. 魏了翁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比较《李德迈挽诗》和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都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
- 魏了翁的作品更偏向于细腻的情感描写,而白居易则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感受。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魏了翁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