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咏雪狮》
时间: 2025-01-19 18:01: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沁园春 咏雪狮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此物何来,猛气咆哮,砍头陷胸。
见吞刀吐火,一般舑舕,镂冰筑玉,百种玲珑。
万事东流,一身西极,只手曾批上圈熊。
真无敌,算凉州假面,难与争功。
沧州城外呼风。
又戚畹狮儿卧草中。
怪霜缠铁兽,汝偏夭矫,汁镕狞凤,尔独从容。
顷刻天晴,须臾雪霁,赢得群儿拍手同。
哑然笑,叹原来刻鹄,讵是真龙。
白话文翻译:
这东西从何而来,气势如猛兽般咆哮,砍下头颅,陷入胸怀。
看它吞刀吐火,犹如一般,雕琢冰雪,筑成玉石,各种玲珑别致。
万事如东流一般,一身却在西方,只手曾斩获圈中熊。
真是无敌,算得上是凉州的假面,难以争功。
沧州城外呼风。
又见狮子卧在草丛中。
奇怪冰霜缠绕着这铁兽,你偏偏高傲,汁液融化狞恶的凤,唯你从容。
转瞬天晴,片刻雪霁,赢得众孩子拍手欢呼。
我暗自一笑,叹息原来雕刻的天鹅,岂是真龙。
注释:
- 猛气咆哮:指狮子的威猛气势,形容其力量和凶猛。
- 镂冰筑玉:形容用冰雪雕刻而成的精美物品。
- 凉州假面:指代一种特定的装饰或表演,可能隐含对某种表面现象的讽刺。
- 汝偏夭矫:指狮子高傲、矫健的姿态。
- 汁镕狞凤:可能指一种虚幻的美丽与危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维崧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以其豪放的诗风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历史变革之际,国家面临外敌入侵,诗人在此背景下,通过描绘狮子的形象,反映出对勇气和力量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沁园春 咏雪狮》通过对狮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力量和勇气的崇敬。诗中狮子不仅是猛兽的象征,更是精神的象征。开篇对狮子的威猛气势进行描写,突出了其不可一世的气魄,而随后则通过细腻的冰雪雕刻描绘,表现了其玲珑精致的一面,这种对比使得狮子的形象更加立体。诗中提到的“凉州假面”,暗指那些表面的华丽,实则无力的事物,诗人借此抒发了对现实的批判与思考。
在后半部分,诗人将狮子与自然环境结合,表现出一种从容与高傲的态度。狮子在冰霜中从容自若,反映出一种超然的精神状态,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勇敢面对困境的向往。最后一句“叹原来刻鹄,讵是真龙”则是对真伪、表象与实质的深刻思考,激发读者对人性及社会现象的进一步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此物何来,猛气咆哮,砍头陷胸。”:狮子的来源不明,但它的凶猛气势显露无遗。
- “见吞刀吐火,一般舑舕,镂冰筑玉,百种玲珑。”:描绘狮子的威严与美丽,似乎是刀火相逼之际的强者。
- “真无敌,算凉州假面,难与争功。”:虽然强大,但也有表面的假象,暗含对现实的批判。
- “怪霜缠铁兽,汝偏夭矫,汁镕狞凤,尔独从容。”:狮子在寒霜中依然高傲,从容不迫,彰显其气度。
- “哑然笑,叹原来刻鹄,讵是真龙。”:讽刺那些表面华丽但实则虚假的事物。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真龙”与“刻鹄”),对比(狮子的威猛与虚假的面具),以及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意更加丰富。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狮子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勇气、力量与真实的追求,同时也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狮子:象征勇气和力量,代表着战斗与胜利。
- 冰雪:象征纯洁与美丽,也暗含脆弱与冷酷。
- 霜:象征环境的严酷与挑战。
- 假面:象征虚假的表象,反映社会的复杂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主要描写的是哪种动物?
a) 狗
b) 狮子
c) 龟
d) 鹤 -
诗中提到的“凉州假面”指代什么?
a) 真实的勇气
b) 表面的华丽
c) 自然的力量
d) 诗人的幻想 -
“顷刻天晴,须臾雪霁”中“雪霁”指的是什么现象?
a) 雪下得很大
b) 雪刚刚停
c) 天空变得晴朗
d) 冰雪融化
答案:
- b) 狮子
- b) 表面的华丽
- c) 天空变得晴朗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七绝·登岳阳楼》(杜甫)
- 《咏鹅》(骆宾王)
诗词对比:
- 比较《沁园春 咏雪狮》和《咏鹅》,都通过动物形象传达情感,但前者强调力量与勇气,后者则表现可爱与纯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 《诗词鉴赏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