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陈择之春日四绝 张栻 〔宋代〕 日长渐有简编乐,春半已将樱笋来。 无数青山相慰藉,有时明月共裴徊。
白话文翻译:
随着日子一天天变长,我逐渐沉浸在阅读的乐趣中,春天过半,新鲜的樱桃和竹笋已经上市。 眼前无数青山给予我慰藉,有时明月也会与我一同徘徊。
注释:
- 日长:指白天时间变长,通常指春末夏初。
- 简编乐:指阅读书籍的乐趣。
- 春半:春天过半。
- 樱笋:指新鲜的樱桃和竹笋,春季的时令食物。
- 慰藉:安慰,抚慰。
- 裴徊:徘徊,来回走动。
诗词背景: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作多表现理学思想,风格清新自然。这首《和陈择之春日四绝》是他在春日与友人陈择之的唱和之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读书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日为背景,通过描绘日长、简编乐、樱笋、青山、明月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读书生活的热爱。首句“日长渐有简编乐”,表达了随着春日白昼的延长,诗人逐渐沉浸在阅读的乐趣中。次句“春半已将樱笋来”,以春日时令食物樱桃和竹笋为引,进一步点明时节,增添生活气息。后两句“无数青山相慰藉,有时明月共裴徊”,则通过青山和明月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慰藉和共鸣,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 首句“日长渐有简编乐”,通过“日长”点明时节,而“简编乐”则表达了诗人对阅读的热爱,展现了春日里诗人的闲适与满足。
- 次句“春半已将樱笋来”,以春日时令食物为引,进一步点明时节,同时也增添了诗中的生活气息。
- 第三句“无数青山相慰藉”,通过“青山”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慰藉和共鸣。
- 末句“有时明月共裴徊”,以“明月”为伴,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同时也增添了诗中的浪漫气息。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日长”与“春半”,“简编乐”与“樱笋来”,“无数青山”与“有时明月”均形成了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 拟人:“明月共裴徊”中的“共裴徊”赋予了明月以人的行为,增添了诗中的浪漫气息。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春日的意象和读书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
意象分析:
- 日长:点明时节,春末夏初,白昼变长。
- 简编乐:指阅读书籍的乐趣,展现了诗人的闲适与满足。
- 樱笋:春日时令食物,增添生活气息。
- 青山:自然美景,给予诗人慰藉。
- 明月:浪漫意象,与诗人共徘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日长渐有简编乐”中的“简编乐”指的是什么? A. 简单的编织乐趣 B. 阅读书籍的乐趣 C. 简单的编辑工作 D. 简单的编排乐趣
-
诗中“春半已将樱笋来”中的“樱笋”指的是什么? A. 樱花和竹笋 B. 樱桃和竹笋 C. 樱花和笋子 D. 樱桃和笋子
-
诗中“无数青山相慰藉”中的“慰藉”是什么意思? A. 安慰 B. 慰劳 C. 慰安 D. 慰勉
-
诗中“有时明月共裴徊”中的“裴徊”是什么意思? A. 徘徊 B. 陪伴 C. 陪伴 D. 陪伴
答案:1. B 2. B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春日》:同样以春日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通过春日的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张栻的《和陈择之春日四绝》与朱熹的《春日》:两首诗都以春日为背景,但张栻的诗更注重对自然和读书生活的热爱,而朱熹的诗则更注重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歌的全面鉴赏,包括张栻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