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周畏知问讯城东梅坞七首 其一 张栻 〔宋代〕 城东幽事如许,一见定胜百闻。苦雨斜风无柰,断桥流水馀芬。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城东的幽静景致如此迷人,亲眼一见胜过百次听闻。尽管有苦雨斜风的无奈,断桥边流水仍留有馀香。
注释: 字词注释:
- 幽事:幽静的景致。
- 如许:如此,这样。
- 定胜:必定胜过。
- 苦雨:连绵不断的雨。
- 斜风:斜吹的风。
- 无柰:无奈。
- 断桥:残破的桥。
- 馀芬:残留的香气。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显使用典故,主要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约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文学家、哲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其诗文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应周畏知之邀,对城东梅坞景致的赞美。诗中通过对梅坞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幽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城东梅坞景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首句“城东幽事如许”,直接点明城东的幽静景致令人印象深刻,亲眼所见胜过百次听闻。后两句“苦雨斜风无柰,断桥流水馀芬”,尽管环境中有苦雨斜风的无奈,但断桥边流水的馀香仍给人以美的享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执着追求和超然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幽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城东幽事如许”:直接点明城东的幽静景致令人印象深刻。
- “一见定胜百闻”:强调亲眼所见的真实感受胜过百次听闻。
- “苦雨斜风无柰”:描绘了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但并不影响整体的美的感受。
- “断桥流水馀芬”:通过断桥边流水的馀香,表达了自然美的持久和深远。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苦雨斜风”与“断桥流水馀芬”的对比,突出了自然美的坚韧和持久。
- 象征:“断桥流水馀芬”象征着自然美的不朽和深远。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幽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执着追求和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幽事:幽静的景致。
- 苦雨:连绵不断的雨。
- 斜风:斜吹的风。
- 断桥:残破的桥。
- 流水:流动的水。
- 馀芬:残留的香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一见定胜百闻”表达了什么意思? A. 亲眼所见胜过百次听闻 B. 听闻胜过亲眼所见 C. 百次听闻胜过一次亲眼所见 D. 亲眼所见与听闻无关 答案:A
-
诗中“断桥流水馀芬”中的“馀芬”指的是什么? A. 残留的香气 B. 残留的水 C. 残留的桥 D. 残留的风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春日》: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
- 苏轼《题西林壁》: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
诗词对比:
- 张栻《次韵周畏知问讯城东梅坞七首 其一》与朱熹《春日》: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但张栻的诗更注重幽静景致的描绘,而朱熹的诗则更注重春日生机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栻诗歌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