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霁登程将至宿松 其一》

时间: 2025-01-04 13:41:54

积雪沙堤似掌平,香泥浅趁马蹄轻。

朔风来自阴崖畔,犹带枯林踏叶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积雪沙堤似掌平,香泥浅趁马蹄轻。朔风来自阴崖畔,犹带枯林踏叶声。

白话文翻译:

积雪覆盖的沙堤像手掌一样平坦,轻轻的马蹄在浅浅的香泥上留下痕迹。北风从阴暗的崖边吹来,还带着枯林中踏叶的声音。

注释:

  • 积雪:指堆积的雪。
  • 沙堤:沙质的堤岸。
  • 似掌平:形容非常平坦,像手掌一样。
  • 香泥:指带有香气的泥土。
  • 浅趁:轻轻地踏过。
  • 朔风:北风。
  • 阴崖畔:阴暗的崖边。
  • 枯林:枯萎的树林。
  • 踏叶声:踩在落叶上的声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鸿章(1823-1901),字渐甫,号少荃,晚清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他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是一位诗人,其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雪后登程途中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感受和对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雪后登程的景象。首句“积雪沙堤似掌平”,通过比喻将积雪覆盖的沙堤形象化,给人一种宁静而平坦的感觉。次句“香泥浅趁马蹄轻”,则通过“香泥”和“马蹄轻”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轻盈和愉悦的旅行氛围。后两句“朔风来自阴崖畔,犹带枯林踏叶声”,则通过声音的引入,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和动态美,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和不易。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旅途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积雪”和“沙堤”的描绘,展现了雪后景色的宁静和平坦。
  • 次句通过“香泥”和“马蹄轻”的描写,传达了旅行的轻盈和愉悦。
  • 后两句通过“朔风”和“踏叶声”的引入,增加了诗歌的动态美和层次感,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

修辞手法:

  • 比喻:首句中的“似掌平”是一个明喻,将积雪覆盖的沙堤比作手掌,形象生动。
  • 拟人:后两句中的“朔风来自阴崖畔,犹带枯林踏叶声”,通过拟人手法,赋予朔风以人的行为,使其更具生动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雪后登程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旅途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态度。

意象分析:

  • 积雪:象征着纯洁和宁静。
  • 沙堤:象征着旅途的起点和过程。
  • 香泥:象征着旅途中的美好和愉悦。
  • 朔风:象征着旅途的艰辛和挑战。
  • 踏叶声:象征着旅途中的声音和动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积雪沙堤似掌平”中的“似掌平”是什么意思? A. 像手掌一样平坦 B. 像手掌一样柔软 C. 像手掌一样温暖 D. 像手掌一样光滑

  2. 诗中“香泥浅趁马蹄轻”中的“香泥”指的是什么? A. 带有香气的泥土 B. 带有香气的石头 C. 带有香气的沙子 D. 带有香气的雪

  3. 诗中“朔风来自阴崖畔”中的“朔风”指的是什么? A. 东风 B. 南风 C. 西风 D. 北风

答案:

  1. A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山中秋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诗词对比:

  • 李鸿章的《雪霁登程将至宿松》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态度,但李鸿章的诗更多地体现了旅途的感受,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李鸿章全集》:收录了李鸿章的诗文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文学成就。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古代诗歌的艺术特点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