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其四》

时间: 2025-01-19 19:48:32

潇洒丰姿瘦欲仙。

云鬟宜整亦宜偏。

便慵装束自天然。

才得闻名先著意,未曾相见已生怜。

见时难道不缠绵。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潇洒丰姿瘦欲仙。
云鬟宜整亦宜偏。
便慵装束自天然。
才得闻名先著意,
未曾相见已生怜。
见时难道不缠绵。

白话文翻译:

这位女子潇洒动人,身姿纤细,宛如仙女。她的发髻可以端庄整齐,也可以随意偏斜,随性而为。她的装束显得懒散,却又自然得体。听闻她的名声时,心中便已经有所倾慕,虽然未曾见面,却已生出怜惜之情。见面时,难道不应缠绵悱恻吗?

注释:

  • 潇洒:形容人的风度洒脱、自然。
  • 丰姿:指人的外貌和气质。
  • 云鬟:古代女子的发髻,形态如云。
  • :整齐、端庄。
  • :随意、自由。
  • :懒散、随意。
  • 天然:自然、不做作。
  • 著意:特别关注、留意。
  • 缠绵:形容情感深厚、依依不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燮清,字子华,号云亭,清代诗人,生于1713年,卒于1779年。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女性之美,常常以细腻的笔触捕捉生活中的柔情与细节。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文人雅士对女性美与情感的追求和描绘。诗中流露出对女子的赞美与倾慕,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的追求和对情感的细腻表达。

诗歌鉴赏:

《浣溪沙 其四》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的美丽与气质。开篇的“潇洒丰姿瘦欲仙”便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女子的赞美,仿佛她是一位从天而降的仙女,令人神往。接下来的“云鬟宜整亦宜偏”则进一步描绘出她的发型,显示出她的灵动与自然之美,既可以端庄整齐,也可以随意散漫,象征着她的多面性和真实的个性。

诗中“便慵装束自天然”展示了女子的优雅与不拘一格,正是这种自然的美最打动人心。接下来的“才得闻名先著意,未曾相见已生怜”则传达出一种先入为主的情感,诗人通过听闻她的名字便已对她产生了怜惜之情,展现了情感的细腻与深刻。

最后一句“见时难道不缠绵”更是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期待,巧妙地将情感的深厚与缠绵之意融入其中,表现出一种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古代文人对女性的赞美和对爱情的憧憬,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潇洒丰姿瘦欲仙:女子的气质与身姿皆美,如同仙女般轻盈。
    • 云鬟宜整亦宜偏:发髻既可整齐又可随意,展现其灵动与个性。
    • 便慵装束自天然:装束显得随意却自然,体现出一种不做作的优雅。
    • 才得闻名先著意:仅听闻她的名字便已对她有所关注。
    • 未曾相见已生怜:未见其人,心中便已产生怜惜之情。
    • 见时难道不缠绵:见面时,难道不应产生缠绵的情感吗?
  • 修辞手法

    • 诗中使用了比喻,例如“瘦欲仙”比喻女子的美丽。
    • 对偶的修辞手法,如“整亦宜偏”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女性美的赞美和对情感深厚的期待,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爱情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潇洒:象征自由与个性。
  • 丰姿:代表美丽与优雅。
  • 云鬟:象征女性的柔美与多变。
  • 天然:象征真实与自然的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女子的形象特点是什么? A. 严肃端庄
    B. 潇洒自然
    C. 冷艳高贵

  2. 诗人对未见女子的情感如何表现? A. 无所谓
    B. 先著意,已生怜
    C. 只想见面

  3. 诗中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来增强情感? A. 拟人
    B. 比喻
    C. 对偶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诗词对比

  • 黄燮清的《浣溪沙 其四》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展现了对女性的柔情与细腻情感,但黄燮清更强调女子的外貌与气质,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内心情感与思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