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借问曾游处,高沙第几山。
潜行鹰攫道,直上虎当关。
一命虚空里,三年瞬息间。
自怜今死晚,何复望生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游历的怀念。在向人询问曾经游玩的地方时,心中不禁思索那高高的沙山究竟在哪里。仿佛自己像一只鹰在暗中潜行,直直飞向虎口的关卡。生命在虚空中似乎毫无意义,而三年的时间转瞬即逝。自怜自己已临近死亡,怎能再期待生还呢?
注释:
- 高沙:指高大的沙山,这里象征着遥远的回忆之地。
- 鹰攫道:鹰悄无声息地飞行,形象地表现了追求目标的坚定与隐秘。
- 虎当关:虎是一种强大的猛兽,象征着险阻和挑战。
- 一命虚空里:生命的存在仿佛是空无的,没有意义。
- 三年瞬息间:时间的流逝非常快,三年就像一瞬间一样。
- 自怜今死晚:对自己处境的怜惜,意识到生命即将结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廷亮,号宋瑞,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政治家。他以坚定的爱国情怀和出色的诗才闻名,作品多表达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创作背景:
《高邮怀旧》是文天祥在国破家亡、人生遭遇困顿后创作的,表达了他对昔日游历的怀念与对当前困境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高邮怀旧》以“怀旧”为主题,表面上是对过往游历的追忆,实际上在更深层次上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首句“借问曾游处”引入了一个寻找过去的场景,充满了探索与无奈的情绪。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鹰攫道”和“虎当关”的意象,展现了艰难的旅程与重重的困难,仿佛在暗示自己正在面对的内外困境。最后两句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意识到自己已近死亡,却无力再求生还,体现出一种深沉的无奈与悲凉。整首诗在意象上层层递进,情感真挚,展现了文天祥作为一位历史人物的英雄气概与对命运的叩问。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借问曾游处,高沙第几山。
向人询问曾经游玩的地方,那高大的沙山究竟是在何方?- “借问”:向他人请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思念。
- “高沙”:象征着遥远的记忆和理想的地方。
-
潜行鹰攫道,直上虎当关。
形象地比喻自己像鹰一样在暗中潜行,直面艰难的挑战。- “潜行”:暗中行动,体现了谨慎与决心。
- “虎当关”:暗示面临的重大挑战与危险。
-
一命虚空里,三年瞬息间。
生命在虚空中毫无意义,三年的时间转瞬即逝。- “一命”:指生命的存在。
- “虚空”:暗示生命的无常与空虚。
-
自怜今死晚,何复望生还。
诗人对自己即将死亡的惋惜,已无力再求生存。- “自怜”:对自己处境的同情与哀伤。
- “何复望生还”:表达对未来的绝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比作鹰,象征追求与艰难。
- 对仗:如“潜行鹰攫道,直上虎当关”,展现了诗的韵律美。
- 反问:通过“何复望生还”表达内心的绝望与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怀旧的描绘,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与对命运的无奈,体现了他虽面临困境但仍保持对往昔的追忆与向往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沙:象征遥远的理想与回忆。
- 鹰:象征追求与勇气。
- 虎:象征生存中的困难与挑战。
- 虚空:象征生命的无常与空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高沙”象征什么? A. 理想与希望
B. 遥远的回忆
C. 现实中的困境
D. 个人的成就 -
诗人用什么动物来比喻自己在困境中的状态?
A. 狼
B. 鹰
C. 虎
D. 鹿 -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生命的绝望
C. 对过往的怀念
D. 对他人的怜悯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 李白《将进酒》:表现对生命短暂的感叹与豪情。
诗词对比:
- 文天祥的《高邮怀旧》和李白的《将进酒》都涉及对生命的思考,但文天祥更为沉重,李白则带有豪放的情绪。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诗人面对生命的态度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