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冬日偶兴》
时间: 2024-09-19 20:48: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千门霁色日曈昽。暖融融。似春浓。只少桃花扇底一襟风。忽忆平原浅草地,追狡兔,控雕弓。呼鹰直上最高峰。气如虹。马如龙。遥望一天毛血洒晴空。罢猎归来何处去,残雪路,灞陵东。
白话文翻译:
千家门户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朗,温暖的阳光洒在大地上,仿佛春天的气息已经浓厚。只缺少桃花扇底的一阵清风。忽然想起平原上的浅草地,追逐狡猾的兔子,拉起雕弓,呼唤鹰隼直飞上最高的山峰。气势如虹,马儿奔腾如龙。远望天空中,血迹洒落在晴空之中。猎完归来的路在哪里呢?只见残雪覆盖的路,通向灞陵的东边。
注释:
- 霁色: 霁,指天晴;霁色则是晴朗的天空。
- 曈昽: 曈,阳光明媚;昽,指太阳刚升起时的状态。
- 暖融融: 形容温暖的感觉。
- 桃花扇底一襟风: 指桃花盛开的季节,形容春风的轻柔。
- 狡兔: 指机灵的兔子。
- 控雕弓: 拉起雕弓,形容射猎的动作。
- 气如虹: 比喻气势磅礴。
- 马如龙: 形容马奔腾的英姿。
- 遥望一天毛血洒晴空: 形容猎人收获后,天空中血迹的景象。
- 灞陵东: 灞陵,指西安附近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贞吉,清代诗人,字翰卿,号岘山,主要活动于清朝中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致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江城子 冬日偶兴》创作于冬季,反映了诗人在冬日阳光下的感受,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与思念,同时也蕴含了对猎人的生活的描绘。
诗歌鉴赏:
这首《江城子 冬日偶兴》以冬日的阳光为引子,开篇描绘了一个温暖的冬日,给人一种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诗人通过“千门霁色日曈昽”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带给人一种愉悦的心情。然而,诗中又提到“只少桃花扇底一襟风”,暗示了春天的缺失,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期待。
接下来的描写转向狩猎的场景,诗人回忆起追逐狡兔的情景,展现了猎人生活的刺激与快感。通过“呼鹰直上最高峰”的描写,表现出一种勇敢与无畏的精神。而“气如虹,马如龙”则进一步渲染了猎人激情四溢的状态,仿佛马儿奔腾的身姿都带着一种龙的威严。
最后,诗的结尾则转向现实的思考,“罢猎归来何处去”,在兴奋的猎人生活之后,诗人面临的却是归途的无奈与孤独。残雪覆盖的道路,似乎暗示着冬天的寒冷与寂寞,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伤感。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生活场景的交替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思考,情感深邃而富有层次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千门霁色日曈昽: 描述了晴朗的早晨,千家万户在阳光照耀下显得分外明亮。
- 暖融融。似春浓: 描绘出冬日阳光的温暖,仿佛春天即将来临。
- 只少桃花扇底一襟风: 唤起对春天的渴望,桃花盛开时的清风是诗人心中理想的景象。
- 忽忆平原浅草地: 回忆起平原上的草地,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
- 追狡兔,控雕弓: 描绘猎人追逐兔子的场景,展现了狩猎的乐趣与挑战。
- 呼鹰直上最高峰: 体现出猎人勇往直前的精神。
- 气如虹。马如龙: 形容猎人充满气势,马儿奔腾如龙。
- 遥望一天毛血洒晴空: 描述猎物的血迹在天空中显得异常醒目。
- 罢猎归来何处去: 反思猎人归来的路,表现出一种无奈感。
- 残雪路,灞陵东: 结尾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描绘出冬日的景象。
修辞手法:
- 比喻: “气如虹”、“马如龙”等比喻,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想象空间。
- 拟人: “呼鹰”让鹰隼似乎有了生命,增强了狩猎的生动感。
- 对仗: 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加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以冬日的阳光为引子,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猎人生活的热爱,同时也透出一种淡淡的孤独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霁色: 代表晴朗、清新的自然状态。
- 桃花: 象征春天与美好的温情。
- 狡兔: 代表机灵与生动的生活场景。
- 雕弓: 象征着猎人的生活与勇敢。
- 鹰: 代表自由与力量。
- 残雪: 反映出冬天的遗留,带有孤独与寂寞的意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霁色”指的是: A. 雨天的颜色
B. 晴朗的天空
C. 暴风雪的天气 -
“气如虹”中的“虹”指的是什么? A. 一种动物
B. 一种色彩
C. 一种气势 -
诗人回忆的狩猎活动中,追逐的动物是: A. 狮子
B. 狡兔
C. 鹰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夜泊牛头》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 通过描绘自然的静谧与和谐,与曹贞吉的猎人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自然观。
- 李白《夜泊牛头》: 通过对自然的感悟,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与曹贞吉在猎人生活中体现的勇敢与激情相呼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诗词名篇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