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阮郎归
作者:蔡伸 〔宋代〕
烟笼寒水暝禽栖。
满庭红叶飞。
兰堂寂寂画帘垂。
霜浓更漏迟。
鸳被冷,麝香微。
强欹单枕时。
西窗看尽月痕移。
此情君怎知。
白话文翻译:
在烟雾笼罩的寒水旁,黄昏的鸟儿栖息。庭院里满是飞舞的红叶。兰香的房间里静悄悄,画帘低垂。霜重时光流逝得更慢。鸳鸯被已冷,麝香的香气微弱。强撑着单枕,倚靠着思念。西窗外看尽了月影的移动。这份情意,你怎能知晓?
注释:
字词注释:
- 烟笼:烟雾笼罩。
- 寒水:寒冷的水面。
- 暝:黄昏。
- 兰堂:指香气四溢的房间,通常用来形容女子的居所。
- 霜浓:霜降得很重。
- 更漏:更替的漏壶,指时光的流逝。
- 鸳被:鸳鸯被子,象征爱情。
- 麝香:香气,通常用来形容温柔的气息。
- 强欹单枕:勉强倚靠在单枕头上。
- 月痕:月光的痕迹。
典故解析:
这首词中提到的“鸳被”象征着爱情与温暖,古代诗词中常用鸳鸯作为情侣的象征,表达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伸,字子敬,号韵斋,南宋时期的词人,擅长词作,作品多以抒情见长。蔡伸的词风清丽婉约,常常借景抒情,表达对人生、爱情的思考。
创作背景:
《阮郎归》是蔡伸在对爱情的思念时所作,描绘了一个寒冷的秋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他内心的孤寂与对爱人的深切怀念。
诗歌鉴赏:
《阮郎归》是一首充满了秋意与思念的词作,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开头两句“烟笼寒水暝禽栖”描绘了一个烟雾缭绕的黄昏,透出一丝静谧与孤独。寒水与栖息的鸟儿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寂寞。
接着,满庭红叶飞的景象,与兰堂的寂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红叶的飞舞让人感觉到生命的流逝和时光的无情。霜浓更漏迟,更显得夜晚的漫长,孤独的情绪愈加加深。诗人通过“鸳被冷,麝香微”进一步展示了内心的冷清和对爱人的思念。
最后一句“此情君怎知”,以一种哀怨的口吻,表达了对爱人的无奈与期待,似乎在问:这些思念与孤独,你又能知道多少?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强烈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秋夜中的孤独与思念,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烟笼寒水暝禽栖:描绘了一个雾气弥漫的秋水黄昏,鸟儿在此栖息,带出寂静的氛围。
- 满庭红叶飞:红叶飞舞,象征时光流逝,增加了诗的秋意。
- 兰堂寂寂画帘垂:兰香的房间宁静,画帘低垂,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霜浓更漏迟:霜重而时间流逝缓慢,暗示着孤独的情感。
- 鸳被冷,麝香微:鸳鸯被冷却,麝香气息微弱,象征着爱情的冷却与思念的淡薄。
- 强欹单枕时:在孤独的夜晚,勉强倚靠着单薄的枕头,感受到深深的孤独。
- 西窗看尽月痕移:透过西窗看着月光的变化,感受时间的流逝与孤独。
- 此情君怎知:最后一句是对爱人发出的情感呼唤,表达了无奈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比喻内心情感,如“鸳被冷”象征爱情的冷淡。
- 拟人:月痕移动仿佛有情感,增加了诗的情感共鸣。
- 对仗:如“霜浓更漏迟”,增强了音韵和谐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深切思念与孤独感,借助秋夜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传达出一种哀怨而又柔情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象征模糊与不确定的情感。
- 寒水:代表孤独与冷漠的情感。
- 红叶:象征生命的流逝与时间的无情。
- 霜:代表冷清和孤独的氛围。
- 鸳被:象征爱情与温暖。
- 月痕: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思念的深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蔡伸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烟笼寒水暝禽栖”中的“暝”字是什么意思?
- A. 明亮
- B. 黄昏
- C. 晨曦
- D. 夜晚
-
诗中提到的“鸳被”象征什么?
- A. 富贵
- B. 孤独
- C. 爱情
- D. 希望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对爱情的思念与孤独。
- 温庭筠《更漏子》:展现夜晚的静谧与思念之情。
诗词对比:
- 蔡伸《阮郎归》与李清照《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爱的思念,但蔡伸侧重于秋夜的孤独感,而李清照则更加细腻地描绘了女性内心的柔情与忧伤。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相关期刊文章及古典文学研究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