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窗寒 初春和云臣韵》
时间: 2025-01-04 07:40:3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琐窗寒
(初春和云臣韵)
作者:陈维崧
雪洒红窗,雨敲碧瓦,晓寒偏紧。
莺簧生涩,不似旧时淹润。
记前春城南水边,内家车子绡成阵。
只新年节候,连阴做暝,误他花信。
点尽。安仁鬓。拚满幅春词,秦灰同烬。
纵然墨淡,还有啼红堪认。
况如今苔花小笺,誓成乌鲗犹隐隐。
最难忘梅月朦胧,不耐施脂粉。
白话文翻译
雪花洒落在红色的窗户上,雨水敲打着青色的瓦片,清晨的寒冷显得格外紧迫。黄莺的歌声显得生涩,不再像以前那样温润动听。记得去年春天在城南水边,家里的车子排成一列。只是在新年的节令里,连绵的阴雨使他错过了花开的消息。点尽了春词,鬓角已是安然,拼凑满幅的春词,秦灰的墨迹已然同归于尽。即使墨迹淡了,还有那啼红的花朵可以辨认。更何况如今苔藓和花瓣的便笺,誓言成了乌鲗般的隐约。最难忘的是那朦胧的梅花月色,无法忍受施脂粉的装扮。
注释
- 琐窗寒:窗户小而密,形容寒冷的天气。
- 莺簧:指黄莺的歌声。
- 绡:一种轻薄的丝绸,形容车子的排成阵势。
- 秦灰:指墨的颜色,这里形容写的诗词的淡薄。
- 乌鲗:一种鱼,形容模糊不清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20-1680),字仲明,号云峰,清代诗人,擅长词曲。其作品常表现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初春,表现了诗人在寒冷的春日里对往昔春景的怀念,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与人们内心的孤寂。
诗歌鉴赏
《琐窗寒》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春的寒冷与生机,开篇通过雪花与雨水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冷清的环境氛围,诗人感受到春回大地的时节却又难以摆脱寒意的束缚。莺歌的生涩声似乎在隐喻着春天的迟缓与不如往昔的美好,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往日的怀念。记忆中春天的温暖与热闹对比鲜明,诗人通过对车阵与阴雨的描绘,展现了生活的繁忙及对春光的错失。
后半部分,诗人意识到即使时光流逝,墨迹虽淡,但那啼红的记忆依然清晰可辨,展现了情感的坚韧。最后,梅月的朦胧与施脂粉的比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脆弱与易逝的感慨。整首诗情感层次丰富,意象交织,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雪洒红窗”:描绘窗外的雪景,营造寒意。
- “雨敲碧瓦”:雨声与屋顶的青瓦产生共鸣,增加了环境的细腻感。
- “晓寒偏紧”:清晨的寒冷更加显得刺骨。
- “莺簧生涩”:黄莺的歌声不再动听,暗示时光的流逝。
- “记前春城南水边”: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
-
修辞手法:
- 拟人:将雨声与窗户的互动描绘得生动。
- 对仗:如“雪洒红窗,雨敲碧瓦”,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感慨,流露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和对美好记忆的珍视。
意象分析
- 雪与雨:象征着寒冷的季节,暗示着生命的沉寂。
- 莺:黄莺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梅月:梅花与月色的结合,象征着美好与易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琐窗寒》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
诗中“莺簧生涩”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高兴
B. 怀念
C. 失落
D. 愤怒 -
“秦灰同烬”中“秦灰”指的是什么?
A. 墨的颜色
B. 灰烬
C. 春天的花
D. 暗淡的光
答案:
- C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陈维崧的《琐窗寒》在情感表达上更注重对时光变迁的感慨,而李清照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与瞬间的捕捉。两者均表现了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但侧重点存在差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陈维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