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云 梦游焦山》
时间: 2025-01-17 10:05: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渡江云 梦游焦山
作者: 杜文澜 〔清代〕
天风吹广袖,松寮乍倚,奇气顿蟠胸。
似曾相识处,偏不分明,山色有无中。
清游屡倦,算者番健撇枯筇。
但怪得铭忘瘗鹤,绝壁乱苔封。
匆匆。沙鸥卧雪,阵雁啼霜,伴吟肩独耸。
飞尽了岚光烟翠,海镜涵空。
长歌待唤鱼龙听,又怒潮惊起疏钟。
残醉醒,一江淡月孤篷。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风轻轻吹动着我的衣袖,我在松树之下倚靠,心中涌起奇妙之感。
似乎在某个地方曾经相遇,却又不太清楚,山的颜色在雾中时隐时现。
游玩时我常感到疲倦,算起来也不过是一番辛苦的行走。
只怪铭记已忘的白鹤,绝壁上长满了杂乱的苔藓。
匆匆而过,沙鸥在白雪上卧着,阵阵大雁在霜中啼鸣,伴随我吟唱的声音高昂。
烟雾已经消散,山色如洗,海面如镜,映衬着空灵的天空。
我高歌等待鱼儿与龙的回应,却又因急潮而惊动了疏钟的声音。
微醺中醒来,看到江面上淡淡的月光映照着孤舟。
注释:
- 松寮:松树下的休息之处,表示一种闲适的状态。
- 奇气:指奇特的气息或情感,表现出一种灵动的感觉。
- 铭忘瘗鹤:意指对往事的遗忘,鹤常象征长寿和高洁,可能暗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 沙鸥卧雪:沙鸥在雪地上休息,描绘出一种宁静的景象。
- 海镜:海面如镜,反映出周围的景物,形容宁静与和谐。
典故解析:
- 白鹤:在中国文化中,白鹤常常象征着长寿与高洁,诗人提到白鹤,可能在表达对美好往事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思考。
- 鱼龙:鱼和龙是古代文化中常用的象征,鱼代表平常与渔猎,龙则象征权力与尊贵,诗中提到鱼龙,可能隐喻着对人生的期待和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杜文澜,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杜文澜游历焦山时,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焦山游玩时的所见所感,情感细腻而深邃。开篇以“天风吹广袖”引入,展示了春日的清新气息,诗人身处松林,心中涌起的“奇气”更是表达了对自然的惊喜与感悟。诗中的“似曾相识处”,让人感受到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仿佛回到了过去的某个瞬间,令人深思。
接着,诗人通过“清游屡倦”表达了一种对游历的疲惫感,然而这疲惫并不妨碍他对景色的欣赏与思考。这种矛盾的情感恰恰反映了人们在自然游历中常有的内心挣扎与和谐。同时,诗人对“铭忘瘗鹤”的提及,意在唤起对过往的珍视与思考,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哲理性思考。
在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沙鸥与大雁的场景,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意境,带给读者一种宁静而又悠远的感觉。而“长歌待唤鱼龙听”则显露出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渴望与期待,最后以“残醉醒,一江淡月孤篷”收束,意象深远,留给人们无限遐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天风吹广袖”描绘了春日微风的轻柔。
- “松寮乍倚,奇气顿蟠胸”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惊叹与欣赏。
- “似曾相识处,偏不分明”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记忆的模糊。
- “清游屡倦,算者番健撇枯筇”表达了游历中的疲惫与对生活的反思。
- “但怪得铭忘瘗鹤”引发对往事的思索与怀念。
- “匆匆。沙鸥卧雪”展现了一种宁静的自然美景。
- “飞尽了岚光烟翠,海镜涵空”描绘了清澈的天空与大海,象征宁静与和谐。
- “长歌待唤鱼龙听”表现了对自然的期待。
- “残醉醒,一江淡月孤篷”以孤舟映照出孤独的情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海镜涵空”,比喻海面如镜,形象生动。
- 拟人:如“沙鸥卧雪”,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多有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对往事的怀念与思索,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通过描绘焦山的自然风光,诗人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达出一种淡然与悠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天风:象征自由与自然的力量。
- 松寮:代表自然的宁静与安逸。
- 沙鸥:象征平和与归属感。
- 淡月:象征孤独与思考的空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沙鸥”象征着什么?
A. 高洁 B. 宁静 C. 自由 D. 远方 -
“长歌待唤鱼龙听”中的“鱼龙”象征着什么?
A. 自然 B. 人生的期待 C. 宁静 D. 生命的哲理 -
诗中描绘的景象主要集中在哪个地方?
A. 焦山 B. 黄山 C. 泰山 D. 庐山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别》(王之涣)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现了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但更侧重于历史与个人的关系。
- 李白《庐山谣》:描绘自然之美,强调个体的自由与豪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杜文澜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