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上甘泉寺,登临擅一州。
山亭喜无恙,老子得重游。
滩急常疑雨,林深欲接秋。
归途更清绝,倚杖唤渔舟。
白话文翻译:
在江边的甘泉寺,我登高望远,真是独占一方美景。
山亭里的景色让我感到欣慰,老朋友我又可以重游此地。
江滩水流急促,常让我怀疑是否会下雨,林木深密,仿佛要与秋天接壤。
回家的路更加清幽绝美,我倚着拐杖,呼唤渔舟来。
注释:
- 甘泉寺:位于峡州(今湖北)的一座寺庙,以泉水甘甜而闻名。
- 登临:指登高远望。
- 山亭:山中的亭子,供人休息观景。
- 老子:指作者自己,强调与自然的亲近与交情。
- 滩急:形容江水流急的状态。
- 清绝:形容景色的清幽绝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者。他的诗作以豪放激昂、情感真挚著称,尤其在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方面具有独特的风格。
创作背景:
《峡州甘泉寺》写于陆游晚年,他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故乡的眷恋。这首诗可能是在一次游览甘泉寺时所作,反映了他对山水风光的欣赏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甘泉寺的自然风光,流露出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的开篇即点明地点“江上甘泉寺”,显示了作者对这片风景的熟悉与亲近。接着通过“登临擅一州”,表达了他在此地所感受到的胸怀壮阔、心旷神怡的情感。
在描绘自然景象时,诗中展现了山亭的宁静以及水流的急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自然的多样性与变化。同时,作者提到“老子得重游”,体现了他对过往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待。最后的“倚杖唤渔舟”则展现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虽然回家的路途清幽绝美,但也暗示着一种人生的无常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诗人的情怀与智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江上甘泉寺:诗人首先交代了地点,强调了环境的优美。
- 登临擅一州:表达了登高望远的快感,暗示自己对这片土地的熟悉。
- 山亭喜无恙:山亭的安宁使诗人感到欣慰。
- 老子得重游:强调了对这片风景的情感连结,表明自己是个常客。
- 滩急常疑雨:流动的水流急促,给人以紧迫感,暗示自然变化无常。
- 林深欲接秋:描绘了深林中即将到来的秋意,增添了一层时节的感伤。
- 归途更清绝:回家的路途格外美丽,表达了对归家的向往。
- 倚杖唤渔舟:体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和与自然的和谐。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色比喻人生的变迁。
- 对仗:如“滩急常疑雨,林深欲接秋”,形成了和谐的音韵美。
- 拟人:通过“唤渔舟”的描写,展现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自然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认识。
意象分析:
- 江:象征了流动的时间与人生的无常。
- 甘泉寺:象征了宁静与和谐,代表了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山亭:代表了人们在自然中得到的慰藉与安宁。
- 滩:象征着生活中的波折与挑战。
- 林:象征着深邃与思考的空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甘泉寺”位于哪个地方?
- A. 四川
- B. 湖北
- C. 山西
-
填空题:诗中提到“倚杖唤__舟”。
-
判断题:该诗主要描绘了风景的宁静与优美。 (对 / 错)
答案:
- B
- 渔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慨。
- 王维的《鹿柴》:描绘了山水的宁静和内心的平和。
诗词对比:
- 陆游和苏轼在自然描写上的不同:陆游更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而苏轼则更强调哲理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悟。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