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归途正辽邈,此地更淹留。
落木千山夜,空江万里秋。
聊为无事饮,莫赋畔牢愁。
明发催船鼓,风帆过橘洲。
白话文翻译:
归家的路途遥远,此时此地更想停留。
秋夜里,千山落木,空荡荡的江面上万里皆秋色。
无事可做,便随意喝酒,别再赋诗以添愁苦。
明天早晨,鼓声催促着船只,风帆将要经过橘洲。
注释:
- 辽邈:形容路途遥远。
- 淹留:停留不去。
- 落木:指秋天落下的树叶。
- 千山:形容山很多,景色壮观。
- 空江:指空荡荡的江面。
- 聊:表示随意、姑且。
- 莫赋:不要再写。
- 牢愁:沉重的忧愁。
- 明发:明天出发。
- 催船鼓:指用鼓声催促船只出发。
- 橘洲:指橘子树成片的洲岛,象征生机。
典故解析:
“橘洲”常常用来指代江南一带的美好风光,代表丰饶的自然景象。古人常以橘子树象征富饶与生机,具有美好的寓意。诗中提到的“明发催船鼓”,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在江河水上出行的情景,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情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孝祥,字子容,号天涯,宋代词人。其作品多描写壮丽山河和个人情感,风格独特,常表达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张孝祥的诗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宋代文学的重要代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诗人归途之际,正值秋天,时值夜晚,心境沉静却又感到离别的惆怅,因而写下此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映射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表现出在归途上的复杂心情。
诗歌鉴赏:
《和万老》是一首描绘归途的诗,诗人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将浓厚的秋意与离别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开头两句描绘了归途的辽远与在此地的留恋,产生了一种对回家的渴望,而随后的景象描写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中“落木千山夜,空江万里秋”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呈现了深秋的萧条,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聊为无事饮,莫赋畔牢愁”这一句则表现出诗人对无聊的无奈与对忧愁的解脱。酒虽能解愁,但诗人的愁绪却并未真正消散,反而伴随着夜色愈加浓厚。最后两句“明发催船鼓,风帆过橘洲”则以即将启程的场景结束,既是对未来的展望,也暗含着离别的无奈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归家的渴望。其意境深邃,情感真挚,让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归途正辽邈:表明归家的路途遥远,暗示了旅途的艰辛。
- 此地更淹留:表达了对当前地点的不舍之情。
- 落木千山夜:营造出秋夜的萧瑟,表现出自然的凄凉。
- 空江万里秋:描绘了江面上的空旷,进一步加深了孤独感。
- 聊为无事饮:表示无所事事的情况下,选择饮酒以消遣。
- 莫赋畔牢愁:劝自己不要再去写诗以增添忧愁。
- 明发催船鼓:暗示明天要出发的紧迫感。
- 风帆过橘洲:描绘出即将启程的动感场景,象征着新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落木千山夜”比喻秋天的萧条。
- 对仗:开头和结尾的句子形成对照,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诗中运用“空江”“橘洲”等意象,展示了自然的美丽与人生的哲理。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归途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旅行的感慨,反映了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归途:象征人生旅途,表现了对家乡的思念。
- 落木:秋天的树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空江:代表孤独和无奈,表达诗人的内心感受。
- 酒:象征着解愁的方式,也暗含着诗人对现实的无奈。
- 橘洲:象征希望与生机,代表未来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落木千山夜”主要表现了什么意象? A. 生命的繁荣
B. 秋天的凄凉
C. 船只的航行
答案:B -
“聊为无事饮”中的“聊”是什么意思? A. 随意
B. 稍微
C. 认真
答案:A -
诗人为何不想再赋诗? A. 因为没有灵感
B. 因为想解愁
C. 因为想回家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同样表达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情绪。
- 杜甫《月夜忆舍弟》:描写了离别的思念和对亲人的怀念。
诗词对比:
《和万老》 vs 《夜泊牛津》
- 主题:两者都表达了离别与思乡的情感,但《和万老》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而《夜泊牛津》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内心挣扎。
- 意象:前者使用了江河山川的意象,后者则在月夜的静谧中表现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收录了许多宋代词人的作品,帮助理解宋代诗词的风格。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提供详细的古诗词解析和背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