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寄弟辽阳》
时间: 2025-01-14 07:07: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 寄弟辽阳
作者: 汤国梨
二月江南,正柳醒花苏时节。
闻塞外河冰未解,天山犹雪。
云树迢遥归讯远,辽阳应是无啼鴂。
看门前芳草绿凄凄,苔痕没。
书一纸,愁千叠。
伤时恨,肠如结。
叹家贫亲老,归思徒切。
百岁光阴过已半,人生那忍长离别。
便相携日日醉花前,惊华发。
白话文翻译:
二月的江南,正是柳树苏醒、花朵盛开的时节。我听说塞外的河流冰还未融化,天山的雪也依然存在。云树遥远,归来的消息也很远,辽阳那边想必没有啼叫的杜鹃。看门前的芳草绿得凄凄,苔痕已经覆盖。写下这一纸信笺,愁绪千层叠。伤感时光的流逝,心如绞结。叹息家贫亲老,归家的思念徒然切切。百岁光阴已经过去一半,人生怎能忍受长久的离别。索性相携每天在花前醉饮,惊觉头发已白。
注释:
- 柳醒花苏:形容春天万物复苏,柳树开始发芽,花朵开始绽放。
- 塞外:指中国北方边疆地区,通常多指北方的草原和雪山。
- 鴂:指杜鹃鸟,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
- 苔痕:指苔藓的痕迹,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
- 伤时恨:感伤时间的流逝,怀念过去。
- 归思徒切:归家的思念非常迫切,但却无法实现。
- 惊华发:突然发现自己的头发已经白了,感慨时间的无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汤国梨,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社会观察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蕴含对家国、亲情的思考,充满了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汤国梨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家人和家乡的深切怀念,背景可能是在他身处异地时,对家乡春天的向往与对亲人的关心。
诗歌鉴赏:
《满江红 寄弟辽阳》这首诗以春天的江南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思念和对亲人的关心。诗的开头描绘了二月的江南,春暖花开,生机勃勃,然而诗人却听闻塞外的冰雪仍未融化,这种对比不仅强调了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对亲友的牵挂。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用“云树迢遥”的意象表达了归乡的渴望与无奈,同时“无啼鴂”的景象更是突显出辽阳的寂静与孤独。
诗中多次提到的“愁”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他感叹时间的流逝和家庭的贫困,表达了对亲人的担忧与对生活的无奈,尤其是“百岁光阴过已半,人生那忍长离别”一句,深刻揭示了人们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与对亲情的珍视。最后,诗人以“便相携日日醉花前,惊华发”句结束,既是一种对抗岁月流逝的态度,也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切的思念,让人感同身受,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浓厚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二月江南,正柳醒花苏时节: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闻塞外河冰未解,天山犹雪:对比南北气候,表现出对家乡的思念与关心。
- 云树迢遥归讯远,辽阳应是无啼鴂:表达归乡的渴望和无奈,辽阳的寂寞与孤独。
- 看门前芳草绿凄凄,苔痕没:描绘了眼前的自然景象,蕴含着时间的流逝。
- 书一纸,愁千叠:写信给弟弟,愁绪层层叠叠,难以言表。
- 伤时恨,肠如结:对时间的伤感与无奈,内心的痛苦如同绞结。
- 叹家贫亲老,归思徒切:感叹家庭的贫困和父母的年迈,归家的思念无比强烈。
- 百岁光阴过已半,人生那忍长离别:感慨人生的短暂与离别的无奈。
- 便相携日日醉花前,惊华发:虽然人生苦短,但也要珍惜当下,与亲人一同享受生活。
修辞手法:
- 对比:江南的春天与塞外的冰雪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描绘自然景象时,赋予其情感。
- 排比:诗中多次提到愁绪,增强情感的层次感。
- 象征:春天象征着希望与重生,而苔痕则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主题思想: 诗歌围绕着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生活困境的无奈,同时也展现出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南:象征着温暖、春天的生机,代表着诗人的故乡。
- 河冰:象征着寒冷与孤独的背景。
- 杜鹃: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也是亲情的象征。
- 芳草:象征着生命与希望,生机盎然。
- 苔痕: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柳醒花苏”指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
诗人在辽阳感受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快乐
- B. 孤独
- C. 愤怒
- D. 满足
-
诗中“伤时恨,肠如结”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伤感
- C. 期待
- D. 疑惑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汤国梨的《满江红 寄弟辽阳》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都表现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后者则有更强的社会背景与历史感。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歌史》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