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晚逐旌旗俱白首,少游京洛共缁尘。不堪身外悲前事,强向杯中觅旧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晚年的时候,我和朋友们一起追逐白色的旗帜,已经是白发苍苍;年轻时在京城和洛阳游玩时,曾经与世俗的尘嚣共处。如今,我无法忍受身外的悲伤与往事,唯有强迫自己在酒杯中寻找往日的春光。
注释:
- 逐:追逐。
- 旌旗:指的是战旗或军旗,这里引申为追逐的意象。
- 白首:形容老年人,白发苍苍。
- 少游:年轻时游玩。
- 京洛:指的是京城(长安)和洛阳,都是当时的繁华之地。
- 缁尘:指世俗的尘世,缁(黑色)常用来形容世俗。
- 不堪:无法忍受。
- 身外:指外界的事情。
- 悲前事:对过去的悲伤回忆。
- 强向:强迫自己去做某事。
- 杯中:酒杯,象征饮酒。
- 旧春:过去的美好时光。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提到的“京洛”,是唐代文化和政治的中心,代表着繁华和荣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感受到的却是对往昔的怀念与失落,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益,唐代诗人,字义山,号少陵。以边塞诗和五律闻名,作品多描绘边塞风光及人生感慨。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李益年老时,可能是在一次与朋友游玩时,感受到岁月流逝带来的感慨,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状的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往昔的怀念。开头两句“晚逐旌旗俱白首”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及其友人在晚年时追逐旗帜的景象,暗示了他们曾经的青春与活力。而“少游京洛共缁尘”则透露出诗人年轻时的快乐与繁华,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美好却逐渐与悲伤相伴相随。后两句“不堪身外悲前事,强向杯中觅旧春”则是对内心悲伤的直接表露,诗人试图通过饮酒来忘却过去,却又感到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唐代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晚逐旌旗俱白首:在晚年的时候,和朋友们一起追逐白色的旗帜,象征着对青春的追寻。
- 少游京洛共缁尘:年轻时曾在繁华的京城和洛阳游玩,享受世俗的喧嚣。
- 不堪身外悲前事:对外界的悲伤和过往的回忆感到无法忍受。
- 强向杯中觅旧春:强迫自己在酒中寻找过去的美好时光。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晚逐”和“少游”相对,形成整齐的结构。
- 象征:酒杯象征着对往昔的追忆,白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反复:通过重复“悲前事”与“旧春”,加深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境遇的无奈,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对青春的追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旌旗:象征青春的活力与追逐的精神。
- 白首:象征衰老与时间的流逝。
- 杯中:象征饮酒与对往昔的追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京洛”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长安和洛阳
- B. 南京和北京
- C. 杭州和苏州
-
“不堪身外悲前事”的意思是什么?
- A. 忘却过去的悲伤
- B. 无法忍受外界的悲伤
- C. 对未来感到悲哀
-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来寻求对旧春的怀念?
- A. 游玩
- B. 听音乐
- C. 饮酒
答案:
- A. 长安和洛阳
- B. 无法忍受外界的悲伤
- C. 饮酒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高适《别董大》
诗词对比:
- 李益 vs. 王维:李益的诗常带有边塞情怀,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山水与内心的宁静,二者在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李益偏向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王维则追求一种超然的境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